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大腦就像蓋台廣告

之前寫過一篇談it’s all in your head(放在本文後面),後來看到有人把大腦的神奇力量或療癒力簡稱為「蓋台廣告」,我覺得真是神比喻。

另外,在一篇不相干的書評中看到以下的句子(那是談太空人上太空的回憶錄),覺得很有趣:

史考特在書中寫道,「我們的身體很聰明,懂得卸除不必要的負擔。我的身體開始注意到,在無重力狀態下,我的骨頭其實已非必需品。」為了對抗骨質流失,他必須定期在跑步機上跑步,一週六天,一次兩小時,不得間斷。不過在太空中使用跑步機遠不如在地球那般暢快,他得用彈力繩將自己固定在跑步機上才能勉力完成。

我改成高脂低醣飲食一年多來,沒胖也沒瘦,我覺得完全應驗了「人體很聰明」這點。也就是說,你嘗試任何飲食法,一開始都會有一些顯著的改變,但久而久之,身體會找到一個最適合你的方式,就像股票的「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一樣。

其實這點在《Endure》那本運動耐力書中探討過,作者探討究竟是高醣、還是高脂飲食有助於耐力,答案是久了都差不多,看身體平時習慣消耗醣類、還是消耗脂肪當熱量。

另外,再回到大腦的「蓋台廣告力」。我非常隨性地嘗試了斷食法兩週(亦即無聊就找一天試試一整天只吃一餐,但週末還是會跟家人去吃大餐),輕鬆減掉三公斤。

我覺得大腦真的很神奇,當你看完書(我是看《斷食全書》),有了心理準備,瞭解斷食的眉角後(這點很重要),本來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突然變得非常簡單,而且真的會有神清氣爽的感覺(但我覺得最大的效益其實是省錢和省時間)。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沒看書以前覺得根本不可能做到,誰會知道人體和大腦有無窮潛力呢?

========

it's all in your head(寫於7/28)

自從年初看了《Endure》那本運動書後,開始相信it's all in your head。也就是說,當你運動到覺得腳酸、快不行了,其實只是大腦的預警效果,距離你真的暴斃還有很長的時間。所以大腦某區受損的人,即時身體已經痛不欲生,依然持續操練著身體。

然後,我最近看《斷食全書》也是有這種感覺。這本書很妙的地方是一直強調斷食治百病,有時講得真的很有說服力,有時又覺得有點扯。

但說實在,「餓」和「嘴饞」很多時候確實都是大腦自己的幻想。我覺得看完書以後確實覺得斷食沒那麼困難(至少比沒看書以前簡單)。例如昨天24小時沒吃,竟然覺得神清氣爽。

好,回頭講大腦,心理學大師William James曾在一百多年前提過「裝久成真」的概念。也就是說,你原本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裝久了,也會變成你好像會了,或變得很厲害。相關實驗大家可以參考漫遊者出版社出的幾本怪咖博士Richard Wiseman寫的心理學書籍,他很幽默,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亨利福特說過: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you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所以剛剛有人貼了一篇文章給我,文中收錄了質疑Grit和刻意練習的一些報導。我覺得Grit和刻意練習這種事,基本是信者恆信,人的心理是很幽微的,大腦的可塑性很強,你覺得你辦得到,你就會自然而然提昇自己的等級。你覺得毅力或努力都是假的,當然也可以一直躺著,等成功落到你的膝上。

於是,我又要順道提起「安慰劑」。我記得之前看《管他正統或偏方,就是要健康》(Drop Dead Healthy)。作者有提到安慰劑的效用,他問醫生:「既然安慰劑跟吃藥一樣有效,為什麼你不開安慰劑就好,又沒有副作用。」醫生說他那樣會被告。安慰劑基本上就是利用大腦的療癒力來讓你不藥而癒。

所以總歸一句,it's all in your head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中年轉業的悲哀

我的朋友大多年紀大我五歲到十歲,所以他們要不是即將五十歲,就是已經五十幾歲;要不是快要退休,就是剛退休,不然就是正在規劃人生下半場。


如果他們以前的薪水很高又理財有道,通常毫無後顧之憂,可以安心享受中晚年。但我最近聽到幾個朋友聊到他們同齡友人的狀況,覺得非常驚悚。


十幾年前,我快從銀行離職的時候,部門來了一位剛離婚的單親媽媽。她八年前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後來結婚就專心當家庭主婦。離婚後,她需要工作,所以又回來上班。但是八年的職場變化很大,多了很多系統和規定。那時我看她疲於適應工作的樣子,印象非常深刻。一般人在同一家公司待八年,甚至在同一個行業待八年,可能不覺得變化大。但離開職場八年根本是全然不同的世界。


那時隔壁部門也來了一位年紀有點大的新人(其實說年紀大,也就是四十出頭吧,但是對當時二三十歲的同仁來說就是年紀大),她也是做三個月就過不了試用期。那時我第一次看到職場對年齡的苛求。


如今過了十幾年,我最近聽到的案例,大多是中年轉業(四十幾歲),然後就變成直接失業。一來是就業市場本來就愈來愈差。二來是大家覺得他們的薪水可以請三四五六個月薪三萬的年輕人,而且年輕人學得快、會的新玩意兒也多,耐操耐用。


友人A告訴我,他有個好友B(四十幾歲),嚷著要離職好幾年了,但每次A都會勸B多忍忍。直到去年,B又一次嚷著要離職,A也懶得勸了,就放任她從藥廠的高位辭職。然後,B確實有找到新工作,但做三個月就不堪負荷辭職(我不知道詳細原因),接著就再也找不到工作,然後因為長期失業而得了憂鬱症,一個月掉了十公斤。


A很好心,幫B去詢問了另一位也在醫藥界工作的好友C,能不能幫忙介紹B去上班。結果C很委婉地說,他們不太需要中年轉業的人,因為年輕人便宜又好用。


類似上面的例子,我最近真的聽到很多,而且是在不同產業。那些案例總是讓我想起蘇雪林講的話。

有篇報導提及,作家蘇雪林晚年經濟狀況不佳,必須依靠學生奔走照料生活,因此曾對接濟她的人說:「實在很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竟然會活得這麼老……。」

另外附上PTT前幾天的一篇文(該文已刪,我真是先知,竟然存下來了)

延伸閱讀: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A8%9B%E6%A8%82/34824/%E6%9D%9C%E7%90%AA%E5%B3%AF%E5%B0%88%E8%A8%AA2-%E6%94%BF%E6%B2%BB%E5%87%8C%E9%A7%95%E4%B8%80%E5%88%87-%E5%8F%83%E8%88%87%E4%B8%AD%E6%B8%AF%E5%90%88%E6%8B%8D%E7%89%87%E9%81%87%E4%B8%8A%E7%A9%BA%E5%89%8D%E7%9A%84%E7%9F%9B%E7%9B%BE
他說:「我看見這些那麼優秀的人晚景如此,我很警惕。我們這樣的人,不可以老了的時候變窮,因為你一窮就要求人,連生活都要求人我覺得好悲哀,我不想走所謂『藝術家最後那條路』,可能正因為此,使我沒有勇氣做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可是我不要求人,我要堅持我所做過的事,我不要到老來求你給我兩塊錢。」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入行與轉行詢問

引文一:
不花成本的,就不會有感
人性就是如此。免費的不值錢,花錢的才心痛。當你退出職場少了職位,別人就認為你一定閒閒沒事幹,時間多得是,所以不需要那麼緊張的配合你的時程。所以對於退出職場或暫離職務的專業人士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有幾點要注意:
第一,千萬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很閒,就算很閒,那也是你的事。你有你的節奏要走,不用勉強,有求於你的人,應該是要對方來配合你。 
第二,除非你願意或覺得值得,否則千萬別當免費的顧問。就算你的顧問一口千金,看問題下刀俐落直指核心,但是因為不花錢,所以對方也不會有感。
引文二:
時常有人說要來書店請益,希望理解「怎麼開一間書店?」或是「如何幫助他們完成夢想?」以及「書籍推廣,要我提出想法?」 
以上三個問題,都是大哉問!都是我嘔心瀝血多年來,歷經背叛和再度信任,在商場上搏鬥,在懸崖邊努力掙扎活下來,用生命去換來的經驗。這段過程中沒有退路,不成功變成仁,失敗了那麼就早死在沙灘上,抱持著大家再也看不到我了的決心。
 =========

我常收到一些信,問我當初怎麼轉行,怎麼入行,想跟我聊聊,或是要我回信。

收到這種信時,我總覺得很累。

一來是我真的很忙。

二來是我的背景和工作經驗跟別人不一樣。(我在美國讀研究所就開始接台灣資策會的翻譯案,畢業後先後進入電信公司、電腦公司、銀行、投信工作多年,每個工作都需要做一點翻譯,所以不是毫無經驗轉行。)

三來是即使背景和經驗跟我一樣,我轉行當專職譯者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的時空背景都不一樣。

四來是如果我有小孩,我絕對不希望他們走這行,我覺得這是一條不愛錢的傻瓜及不缺錢的貴婦才適合走的路(我有幾位貴婦朋友做字幕翻譯,人家老公年薪上千萬,做字幕翻譯純粹是因為喜歡看片,他們寧可把小孩二十四小時托嬰,也不想帶小孩。)

五來是市面上有不少譯者出書,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資料,比我當初入行時多很多。

底下是我昨晚才剛收到的郵件。




盡量不要使用FB聯絡

FB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今天在兩個專頁貼了兩篇文,幾小時後那兩篇文都自己消失,而且是發生在我回留言的時候。
昨天才從FB信箱挖出上個月一堆沒看的信件,裡面有編輯邀稿信,有讀者來信詢問,但基本上都已經過了十幾天或一個多月。
而且更扯的是,我用手機回信時,還有人傳「打招呼」的圖案給我,我非常懷疑是系統主動告知他們我上線了。這就好像LinkedIn那個爛東西,你只要不小心點進去,它就會自己雞婆幫你發訊息給你不熟的人,說你要跟他交朋友(而且你根本沒有允許它使用你的通訊錄)。
如果有人可以在FB上搜尋到我,應該也可以搜尋到我部落格上的電郵,所以最好不要透過FB聯絡我,感謝大家。
不過gmail也會吃信,曾有某家出版社兩個月一直聯絡不到我,因為他們寄到gmail的信,連垃圾郵件筒都找不到。
所以,如果大家發現我沒回信,很可能就是我連看都沒看到。但反正想找我的人一定可以找到。

雜記

他曾經受訪指出,在他的評論生涯早期,他很享受這種力量,「像是獵人擊殺一支水牛」,然而他卻逐漸感到困擾。「如果我寫一篇《復仇者聯盟》電影的負評,漫威仍會繼續存在;但如果我寫一篇餐廳負評,我很可能只是因為自己的美學見解讓40個人失業。」於是他傾向不寫那些他不喜歡的餐廳,而當他非常喜歡一間餐廳,他會確保讀者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也讓我知道有個紀錄片線上串流平台「giloo」,終於不需要再苦苦搜尋紀錄片。我很喜歡看紀錄片,對影集和院線片反而喜好就少了。曾經為了看某些片子而註冊及取消Netflix兩次,Netflix和Amazon是我見過最阿沙力的公司,二話不說,取消訂閱馬上停止,也不扣款,之後不會再一直煩你。Amazon的Prime甚至還會全額退費,根本就是佛心來著。

但我訂閱《紐約時報》的經驗很差,訂閱時說很容易取消,想取消時,不僅連結很難找,找到連結,還要跟客服解釋為什麼要取消。我應該不會再訂了,反正Audible的會員本來就可以免費《紐約時報》。

======

後記:有人說上面那段是「隱惡揚善」,我覺得不是,重點是「我很可能只是因為自己的美學見解」。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是善惡、美醜或道德的標準,喜歡說自己嫉惡如仇(結果自己不知做了多少噁爛事)。甚至有人會把這個和「抵制味全會影響味全員工生計」之類的事情混為一談,我覺得這是兩碼事。我想引用貝佐斯的話:「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延伸閱讀:後休刊生活|如果你是個廢物——不想工作大使黃麗群的工作心得
引文:「我的意思是說,很多人既要名聲清高,又要在底下撈錢;表面上做出高潔的樣子,但私底下吃相和狗吃垃圾一樣,對吧?」師太還是動怒了,抽換詞面譬喻連發:「又要賺,又希望人家以為他是雪山白鳳凰,世界上哪有什麼好處都被你佔了。


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沉潛

今年真的遇到很多光怪陸離的事情,尤其是工作上。原本以為入行十幾年,怪事也看多了,但今年遇到的怪事可以說是十幾年來最多最怪的一年(而且一年還沒過完)。


每次遇到那些怪事和鳥事,我就覺得我需要運動,去跑個幾圈也好,我需要排毒,需要消除髒東西。通常運動完,煩惱並未結束,但會覺得身心舒暢,也比較好睡。

最近看了不少書,但提不起勁寫心得。看書不是多了不起的事,但我覺得書讓我因此改變了很多觀念,觀念一變,行為就比較容易改變。


例如,本來覺得斷食「不可能」,看完《斷食全書》後,突然覺得很簡單,實際做了以後也發現好處不少(我覺得要是沒先看過書,做好心理建設,是不可能做到的)。


跑步也是如此,以前每次跑都覺得很無聊,但是看了《Running is my therapy》,做了心理建設後,突然一切變得很簡單,後來也陸續看了幾本跑步書,包括《How to Lose a Marathon》(充滿美式幽默,但不太可能出中文版,因為裡面很多幽默譯出不來)、《天生就會跑》(這篇書評真的很有趣)、《奔跑─跑出人生風景》,從此再也不覺得跑步很難。


雖然以前也看了很多跑步書,但不知為何,以前一直提不起勁,以前看過的好書包括《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這是我從討厭村上變成喜歡村上的起點)《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

最近也看了紀錄片《阪本龍一:終章》(我覺得那是只有粉絲才會喜歡的片,我不會推薦別人看,但我自己挺喜歡),聽了演唱會,我希望我能逐漸淡出網路,當一個現實過得很充實的人。

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自我警惕

這種雞湯文,本來我是不看的,但是看到一位我挺喜歡的出版人貼了幾句,我點進去看。雖然不見得句句認同,但我覺得其中有幾句根本要表框起來時時提醒自己。(粗體藍字是我特別喜歡的)



01.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你親眼所見,就不要到處宣揚。

02. 對不瞭解的事,直接說“我不知道”就好。

03. 如果別人朝你扔石頭,使絆子,不用扔回去,讓那些石頭成為你成功的基石。

04. 人紅是非多,如果你暫時還鬥不過“是非”,就先放棄“當紅”,以退為進有時候更管用。

05. 忍得了就忍,忍不了就改變,改變不了就接受現實。

06. 遇事不要急,說話慢一點,思路會更加清晰,處理問題也更得心應手。

07. 發射自己的光,也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08. 不要和小人結仇,小人自然會有大把對頭,不需要多你一個。

09. 不要盲目驕傲,也不要刻意渺小。

10. 每個人總有不願意公開的秘密,別人不想告訴你的時候就不要到處打探了。

11. 如果一件事很多人都在做,你不做,並不代表你錯了。

12.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強大比什麼都管用。

13. 成熟的果實才可以採摘,充分的思考才能更好的表達。

14. 簡單的事不需要計較,複雜的事不必要煩惱,發火時不能夠講話,生氣時不要去決策。

15. 向你伸出手的不一定是真心想救你,人還是要學會自救。

16. 寧可像啞巴一樣保持沉默,也不要一開口就顯得自己是個傻瓜。

17. 沉默是反擊無恥的無聲風暴,憤怒是抗擊外辱的有效“自殘”。

18. 別把自己不當人,也別把自己太當人。

19. 真正的領導不在於誰能領導多少君子,而在於誰能駕馭多少小人。

20. 欲勝人者先自勝,欲卑人者先自卑。

21. 許多人在重組自己的偏見時,還以為自己是在思考。

22. 你無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個好人。

23. “沒有完人,只有完蛋”,所以一定要有缺點。

24. 忍得一時風亦靜,容得萬事心自清。

25. 有招請亮招,沒招別出手。

26. 人再傻,世界這麼大,最傻還輪不到你,別放心上,下次不犯就是了。

27. 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

28. 一個人如果不識貨,只是受騙一時,但是如果認人不清,則會受苦一世。

29. 說真話的最大好處就是你不必記得你都說些什麼。

30. 笨人的自知之明在於——不去自作聰明。

31. 心中裝滿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32. 瞭解你的人未必是關心你的人,也許他只是個善於觀察的聰明人。

33. 滾水中看不到倒影,同樣的道理盛怒中也看不到真相。

34. 人生的經歷就像鉛筆一樣,開始很尖,經歷的多了也就變得圓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會斷!

35. 如果你想走到高處,一定要用自己的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上去,否則會摔得很慘。

36. 你可以不做君子,但千萬不要輕易地去做一個小人。

37. 社交的累人之處在於,人們總是想展示自己並不具備的素質。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觀點的不同

最近看到三篇文章,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三篇文章都點出了觀點和價值觀的不同,讓我想到前幾天看到的一段話:

「大多數人在聽別人講話時,並未用心理解對方所說的,只是一味想著自己待會要如何接話。換言之,他們若不是在說話,就是在醞釀下一句要說的話。他們向來用本身的思維模式去過濾每件事情,也總是依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解釋別人的作為。」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第一篇是底下,我覺得范小姐挺會做新聞主題的
 

我很喜歡底下這個留言: 


我認為亞裔跟非洲裔比起來,在各方面都不是弱勢啊。會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為亞裔是少數,也被種族歧視,可是,跟平權法案要保障的弱勢,根本沾不上邊吧。 
所以,少數並不直接等弱勢,還是要看各方面的客觀條件。真要說,亞裔在 hollywood 方面才弱勢吧。 
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少了什麼。而且在同溫層裡面,身邊都是跟你差不多條件的朋友,只看得到為什麼別人比我好,卻看不到有更多人在這個社會上比自己辛苦。

第二篇是:【劉宏恩】頂尖大學的光環與迷信

看到富豪一副「我有錢都是我努力來我應得的」的態度,你會感到一陣噁心,但是講起自己能夠念頂尖大學或是考上國考,卻能臉紅氣不喘的表示「這都是我用功讀書我應得的」,沒有想到這裡面有多少是先天社經條件和老天爺賞好運給你,在我看來其實是同等噁心。 

第三篇是:沒有人從積極的角度看待成人旅館,所以我決定做這件事 | 都築響一。

這篇真的是太妙了,從頭到尾我都想畫驚嘆號。整個網站根本就是奇人大彙集,可以出好幾本書。 

如果房間裡的藏品不是Versace,而是一千本一萬本書,你不會認為他們很傻,他們看起來反而很聰明。如果是唱片,而不是書,或許就沒那麼聰明。如果是奢侈品,那就是在底端,很傻。 人們在討論這些收藏者時,就給他們分了等級。如果你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會受到尊敬。如果把錢都花在奢侈品上,就會被嘲笑。 但是我認為這其實是一樣的。這不是形象或是否聰明的問題,而是有關快樂到底來自什麼。你有一樣十分熱愛的東西,不論是什麼,獲得的快樂是一樣的。

最後以我同學的真人實事作結

A說:「拿到這張發票,我可能是要發了?」
B說:「就三三八八久久久」

延伸連結:【TEDx】成癮的力量及力量的成癮 (The Power of Addic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Power: Gabor Ma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