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人生與跑步,以及初馬43K


深夜看到友人寫文紀念中年突然過世的朋友:「我想說的是,二十多年前我們圍繞在余老師身邊成為他的家人,這二十年間卻未珍惜彼此之間的時光。總以為趁年輕多奮鬥,有緣自是相逢,無須太過矯飾。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


前幾天和另一位朋友聊天時,他說我很大膽,當初被馬拉松的接駁車放鴿子時,他提議載我一程,我竟然沒有懷疑他是壞人。其實,會去參加路跑的人,基本上腦子已經「正面」到不太正常(哪個壞人那麼正面去跑馬拉松?)。我說:「其實我不是很怕死的人,反正已經活到此生無憾。」他覺得我很奇怪,為什麼才幾歲就看得那麼開。我想是因為這幾年看了幾位朋友在四十幾歲離世,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過想要的人生。


我已經過了「趁年輕時多奮鬥」的年紀,所謂「人生無憾」,是指我現在已經在過我想要的人生。


今年從年初開始出現嚴重的工作倦怠。沒想到去年開始萌芽的跑步習慣,在今年成了拉我走出倦怠的關鍵。本來跑了兩場半馬後,打定主意就此退出馬場,但老天爺特地安排接駁車放我鴿子,讓我認識了鼓勵我繼續跑的朋友。

雖然有繼續跑,但其實沒在練習。之後在誤打誤撞下,報名了原本毫無期待的日月潭環湖馬拉松,沒想到竟然跑出了熱情,馬上又報了十月的日月潭馬拉松。

前天去台北跑星光馬,初馬43K,又剛好碰到生理期,還沒跑之前就緊張到腳抽筋,連我都懷疑能不能跑完。還好是星光馬,沒有豔陽的荼毒,在滿月的陪伴下,我努力撐完了全場。沿途真的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把後面報名的全馬都改回半馬。」

可是朋友又說,我們要一起征服後面的全馬,即使第一次辦不到,隔年還可以再挑戰。然後,我又被他說服了。馬拉松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運動,明明那麼痛苦,但可以因此認識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人,適時地拉自己一把。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老而彌堅,從安室奈美惠及費玉清的告別演唱會談起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敬老尊賢的人,大概是因為在職場上看到很多人喜歡倚老賣老,但資歷20年可能只是把同一年的經驗活了20次,所以即使現在自己年紀大了,也不覺得年輕一輩需要把我當成前輩看,總覺得大家都是「同學」(有一次和譯者A在網路上閒聊,他說有人好像FB粉絲一多(也就幾千個粉絲而已),就有股「媳婦熬成婆,回頭熬媳婦」的氣息。科科,我就不要說是誰了,瞎子都看得出來好嗎?不只A這麼說,我看到不認識的其他譯者也這麼說,可見那種氣息多強烈)。況且,以前行得通的事情,現在也不見得就行得通,人生這條路不進則退。

之前看到一位跑者分享一段心得,覺得很有道理:「從大型指標賽事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如果你在今年只跑出比去年小幅進步的成績,名次反而會往後退。 這表示,大家也都在進步,若你進步的幅度沒有別人大,那相對來說,就是退步。同理,老是抱怨10年、20年前,做跟今天相同的工作,獲得的報酬比較多,也是沒有意義的。」


昨晚在高雄看了費玉清的告別演唱會,他真的很誇張,從7:40唱到11:15,中間沒有休息,還講了很多黃色笑話。剛出場時,講話有點沙啞,我心想,這樣能唱嗎?但整整三個半小時的嗓音都是完美的(雖然很多首歌對我來說還是太老了,畢竟聽眾年齡層偏高,放眼望去大概平均55歲)。

中間他講了很多在歌壇40年的心路歷程,還有退休後要做什麼。他說他退休以前不敢到處亂跑(所以連阿里山都沒去過),一直很注重嗓音,很怕出門被傳染感冒,不太敢隨便亂吃路邊攤、吃辣,都是希望能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大家面前。(他的樣貌和身材也保養得很好,跟我小時候的印象一樣。)

去年安室奈美惠來台灣開告別演唱會時,我也去看了,她也是又唱又跳三個小時,完全看不出來是40幾歲的中年婦女。她在歌壇也經歷過不少低潮(請大家自己google)。看到她和費玉清這種老將可以一場獨撐大樑唱三個小時,反而是很多年輕歌手就是隨便唱個一個半小時,撈完錢就走了。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聽的《26 Marathons》,作者Meb Keflezighi不僅是大齡跑者,而且在兩度陷入人生最低潮、幾乎退出體壇下,隔年就創造出事業顛峰。我本來以來把26場馬拉松寫出來會很無聊,結果發現,那根本就是一本勵志型的自傳,那種跌到谷底又創造出顛峰的彈性,簡直就是神奇。他也分享了年紀大有年紀大的訓練方式,以及如何把馬拉松場上的經驗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他是奧運銀牌,拿過紐約馬和波士頓馬的冠軍)。

我自己雖然不是敬老尊賢的人,但總是從「努力」的老人身上得到很多力量。本來我是一個非常佛系的跑者(一週只跑一次),上上週的倫敦馬拉松有個84歲的普通老婆婆,全馬跑06:28:07(他的完賽影片),而且比前一年進步20分鐘,我突然整個被激到,覺得自己實在很廢。如果連老太太都可以在80幾歲進步,我們這種年齡只有她一半的人當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