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因疫情關係而取消的馬拉松賽事,慢慢恢復了。現在又可以每個月出去跑馬,其實每次出門都是一次不錯的學習體驗。很多賽道是在單車步道上進行,很多縣市在這方面規劃得不錯,屏東也有好幾條。
最近幾次跑馬有幸認識一位馬場名人。我本來不認識他,後來覺得他的名字很眼熟,上網一查,原來是全台唯二馬拉松馬數超過八百次的名人之一。根據網路報導,他打算在七十歲完成一千馬。
他現在是每週六日都跑全馬,他其實實力比我快很多,可以四個多小時就完賽,但現在已經不追求速度,所以通常比我晚半小時完賽。
可是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他年紀大概是六十幾歲,但看起來只有五十幾,總是笑容滿面,他就是慢慢跑他自己的,好像跑禪一樣,已經把馬拉松當成一種打禪的活動。希望我也可以像他一樣,把馬拉松拿來練心。
一月昏倒受傷後,我開始改變跑步策略。以前會希望盡量把速度練快,但既然我喘不過氣來容易昏倒,我後來改以不喘的速度,把里程數拉長。本來一月的時候是每次跑10到12K。結果放慢速度後,就一舉提升到15-16K,而且跑完以後依然感覺很輕鬆。前陣子天氣比較涼爽時,甚至獨自跑了兩次半馬。
這樣練了兩三個月後,最近去跑馬拉松就發現明顯的變化。以前大概跑完15K就很累,後面只能靠意志力撐下去。現在大概前10K都在熱身,反而10-21K可以加速前進,真正需要意志力的時間比較少,跑完也沒有明顯的疲累感。
像我這種怎麼跑也跑不快的人,大概只能練耐力。其實慢慢跑有很多好處,慢慢跑燃燒的脂肪比較多,而且整體來說,不管是跑快跑慢,跑全馬的整體時間是差不多的。因為前面跑快,後面用走的,總時間和全程慢慢跑差不多,但疲累度不一樣。這也難怪那個名人可以週週跑兩馬,對他來說,跑馬就是一般練身體及練心的運動而已。
另外,我昨天看到一個跑步YouTuber的影片,他好像是因為照著某本跑步聖經認真練習課表,然後練到受傷,現在除了需要定期復健以外,也沒辦法參加任何賽事。我覺得這樣很可惜。當然,每次參加賽事可以超越自己是很棒的事,表示自己有進步,但我們當初開始運動的動機是什麼?有些人是為了減肥,有些人是為了健身,有些人是為了抒壓,但絕對不是為了把自己練到受傷。
能夠跑步的日子都是好日子,希望大家都能更喜歡運動時的自己。
延伸閱讀:師承母親莊淑旂的養生之道! 80歲莊靜芬:今日的疲勞今日消除,心情好才有好臉色
「她75歲才開始練跑,隔年就挑戰42公里的全馬賽事。她回憶,74歲退休那年,醫師診斷她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他說你老了,這病不會好。哼,我不理他!」莊靜芬決定,要用自己的方法復健。
起初,朋友邀她跑步,她才跑幾步就氣喘如牛。但她發揮拚命三郎的個性,天天練跑,先從500公尺、1000公尺開始,逐漸進展到3公里、5公里。一年後,她遠赴比利時,以「啤酒馬拉松」做為人生第一場完賽的全馬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