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知道《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這本書,是因為去年年中它登上Any New Books的編輯選書,他們的選書向來都很對我的胃口,再加上這本又是呆伯特的作者寫的,怎麼有理由不看呢?
不過呢,我一開始看到標題時,當下的反應是:「你唬爛吧,事業那麼成功的人,竟然說自己挫折連連,鬼才相信吧。」
這本書就像書的附標講的「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有點半自傳的感覺,收錄了作者目前為止(56歲)遇到的一切挫折及學習過程。有些挫折的確是會壓垮一般人的那種大挫折,比如畫呆伯特才走紅不久,手就出了毛病,畫圖會抖個不停,醫生說要治好那毛病的唯一方法是停止畫畫。又比如說,他突然得了失語症,講話無法變成句子(例如去餐廳要點可樂,他無法說「我要可樂」,可能只能講「我樂」)。另外有些挫折是他自找的,因為他是那種樂於從失敗中學習的人,例如開餐廳慘賠被告、投資網路股等等。
還沒看這本書以前,其實我有一些疑慮,因為坦白講我是很怕失敗的那種人,這輩子到目前為止雖然失敗不多,也從失敗中學到寶貴的教訓,但我絕對不會很矯情地說「我寧可失敗,也不想安逸過日子」,基本上我就是想當懶蟲,安穩過一生的人啊。
不過,看了這本書,的確會改變你對失敗的看法。我一直覺得,一本書如果可以給你「一個」受用一輩子的建議,已經很值得了,但這本書給的受用建議不只一個,而且相當有趣,他是真的不藏私地分享自己從失敗中學習及成功的秘訣。
如果你真的連看這本書都很懶,又不想當魯蛇一輩子,我覺得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每天去跑步或運動一小時,不要問原因,反正你就先這樣做一個月,一個月後你自然會頓悟出道理,運動是讓人從低潮走出來最實際的辦法,我想,曾經低潮過的人都會認同我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的運動習慣都是在低潮後才養成的),而運動也是呆伯特作者非常強調的一點,有運動習慣的人,整個大腦的化學成分是不一樣的。
延伸閱讀:這影片提到某位人瑞89歲開始跑馬拉松的原因 (影片1: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