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高鐵後,順手翻翻報紙,幾乎都是廣告,報紙版面大,翻頁也不方便,看完兩隻手都是油墨,我明明是熱愛電子書的人,怎麼會看這種落後的載具。Orz
今天看到一些出版人在討論《紐約客》上那篇有關亞馬遜的長文「
Cheap Words ――Amazon is good for customers. But is it good for books?」。全文有一半以上大概《The Everything Store》那本書裡都有提到,最後幾頁提到那本書出版以後才發生的事,或沒收錄的東西。我覺得滿好看的,對出版或亞馬遜感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Readmoo摘要整理了幾個數字,沒時間可以看這篇)。
出版人討厭亞馬遜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我覺得貝佐斯有句話說得很好“Amazon is not happening to bookselling. The future is happening to bookselling.”
喜歡紙本書的人當然都可以舉出很多紙本書的優點,但是光便攜性和不佔空間這兩點,我永遠都會先選電子書。我記得kindle剛出來的那幾年,電子書的市占率才5%,那時很多人不以為意,但是有一句話相當聳動:「5%的市占率也許不需要緊張,但是如果換成全身有5%的癌細胞,大家可能已經嚇得半死。」
電子書對很多出版人來說也許是癌細胞,但我是非常樂見電子書的市場愈來愈大,至少站在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有了kindle以後,我的買書量根本就加倍了(貴的要死的原文書和運費已成往事,但省下的錢全部都拿去買更多的書了)。
喜歡紙本書的人當然都可以舉出很多紙本書的優點,但是光便攜性和不佔空間這兩點,我永遠都會先選電子書。我記得kindle剛出來的那幾年,電子書的市占率才5%,那時很多人不以為意,但是有一句話相當聳動:「5%的市占率也許不需要緊張,但是如果換成全身有5%的癌細胞,大家可能已經嚇得半死。」
電子書對很多出版人來說也許是癌細胞,但我是非常樂見電子書的市場愈來愈大,至少站在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有了kindle以後,我的買書量根本就加倍了(貴的要死的原文書和運費已成往事,但省下的錢全部都拿去買更多的書了)。
站在譯者的角度,我一直覺得翻譯這一行在五到十年內會被機器完全取代(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所以我早就做好隨時轉業的準備,與其怪別人或機器奪走或破壞了你的「未來」,我覺得自己應該要注意的是如何因應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