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超慢運動法


我是腦波很弱的人,前幾天看到一種「超慢」健身法,這種健身法其實是10年前美國出現的,吸引了一些超忙碌又想運動但討厭運動的人。


我本來不相信,看了影片以後,我就信了。影片最後是找來兩個雙胞胎做實驗,一個每週只做超慢健身法一次(只要20分鐘),另一個每週做多種運動三四次,兩人吃的差不多,如此持續五週,結果前者減重15磅,後者只減了4磅。


腦波很弱的我馬上去Amazon買了一本電子書(The Slow Burn at Home 30 Minute a Week Workout)。那本書其實挺方便的,電子書裡真的可以點開示範的影片,直接觀賞。


然後我又腦波很弱去買了新的啞鈴,其實我本來已經有五組啞鈴,三年來從一支0.5公斤一直提升到一支8磅(3.6公斤),現在主要是使用8磅的,但為了配合這種超慢健身法,我又去買了兩支各6公斤的啞鈴。

至於這種健身法到底有沒有效,可能要嘗試一陣子才知道,但我覺得挺省時的(有人說這就像使用打字機和文書處理器的差別。一般運動很耗時,猶如打字機,這種運動很省時,就像文書處理器)。不過,我不會以它來取代其他的運動。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中文有聲書

一直覺得中文有聲書發展得頗慢,我不是很喜歡書摘的概念,要聽就要聽整本啊。Audible也有濃縮版或書摘,但會員大多喜歡聽完整版。

對岸的知乎網站常有很多有趣的訊息,就像美國的Quora。

剛剛看到這題:國內有哪些有聲書網站和中文有聲書豐富的地方?

因此發現不少資源,其中最喜歡的是喜馬拉雅FM,覺得聽podcast和有聲書都很方便。

本來我一直沒有耐心看羅輯思維,我覺得盯著螢幕看好浪費時間,但換成APP用聽的,就覺得還好,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慢慢聽。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真人英文新聞朗讀

今天看到有人哀嘆Umano(真人發音的英語新聞服務)遭到Dropbox 併購之後關閉了(其實已經關閉很久)。


但幾個月前Audible推出類似的服務,叫Audible Channels




在這之前,其實Audible早就免費提供會員每天由真人朗讀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的服務。

另外,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最近開了新的Podcast,很有意思。



第一集:http://revisionisthistory.com/episodes/01-the-lady-vanishes/


大陸

我知道很多人對「內地」這個用語很感冒,我也覺得以「內地」來代替「中國」是不倫不類的說法。但最近看到不少人反對以「大陸」或「對岸」稱呼中國,他們認為那樣稱呼中國,就表示我認同台灣是大陸的一部份。


這點我就非常不解。我一直認為「大陸」或「對岸」是一種地理代稱。英國人稱歐陸為「the Continent」,英國人並不覺得稱別人大陸就是同一國。事實上,不管是Contine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inent)或是Mainland(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land),在世界各地都代表不同的地方。
例如:

人家這樣講並不會覺得我這塊土地跟你那塊土地就屬於同一國,也不會排斥這種稱法,為什麼唯獨台灣就對「大陸」一詞那麼感冒,中國就是一塊大陸啊,不然是什麼?

誰規定一個國家只能用國名稱呼,不能有其他代稱?

事實上,你用Continent或Mainland去搜尋書籍或網路,會看到很多國家的人以這個詞稱呼其他國家。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臨界點

我未婚,沒有孩子,所以不太注意國內一些教育制度的改變。但因為我弟有兩個讀幼稚園的小孩,常聽他們講起現在的教育制度,我才知道現在要擠進公立幼稚園很難,私立幼稚園的學費很貴(一年十萬起跳),再加上現在公立幼稚園的素質還不錯,家長當然能選公立就不想選私立。


聽說現在公立幼稚園的入學標準是這樣,低收入戶優先入學,外籍父母的小孩第二優先(包括外籍新娘及各種老外,因為你不能歧視任何身份,所以只要是外籍父母,小孩就能優先入學),本國籍最後。


但問題是現在外籍父母的小孩很多,不止南部多,北部也多,聽北部的朋友說,收完第一類和第二類,某公立幼稚園只剩兩個名額給成千上百位本國籍的家長抽籤,所以本國籍開始跳腳。


我本來對這一切制度有點無感,今天看到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提到美國人對於非法移民的憤怒,他們覺得那些人佔用了便宜,沒有繳稅,又佔用教育資源。


非法移民或難民的人數還少時,大家通常都相當包容,但是人數突破一個臨界點時,就開始導致社會的動盪。當一切變化都不影響自己的利益時,大家通常都可以無感應對,但是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干擾時,頓時一切都有感了起來。


去年我翻譯了《Factory Man》,那本書談到全球化的實例,探討美國家具業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產業外移,導致美國中部許多城鎮失業率飆升,幾乎變成鬼城,很多人從此再也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失業救濟金過活。當《世界是平的》頌讚全球化的時候,《Factory Man》的作者走訪那些鬼城,探索中國產業崛起的手段,暴露全球化的黑暗面。譯完那本書後,再看到唐納‧川普這半年來荒謬的崛起,我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有人把唐納川普的崛起和希特勒的崛起相提並論,我覺得很貼切,狂人的崛起需要某種時代氛圍,總是在社會異象突破某個臨界點時,頓時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






補記(6/22):

1. 六張圖表解析英國退歐公投

非常清楚的圖表
「大量移民遷入英國,引發英國國內熱烈討論,民眾害怕公共服務開支受到壓縮,擔憂社會文化受到影響。但跳出來看,如果英國沒有新移民,會發生什麽事?英國統計局預估,假如沒有移民註入,英國人口將邁向嚴重老齡化,同時缺乏年輕勞動人口。」
2. 退歐留歐,英國普通家庭呈現代際差異

「我們是個小島,」萊斯莉乾巴巴地說。「應該首先照顧自己。慈愛始於家人。」
「可我們都是人啊!」路易絲說。「我們應該互相幫助。」
「事情可不是這麼辦的,親愛的,」她的母親一邊搖頭一邊回答。「如果你在這裡出生,你就是英國人。我不管你膚色是黑是白是綠是藍,還是紫底粉點——你就是英國人。」
至於那些出生在其他地方的人,萊斯莉則表示他們「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議會之類的」
翻譯題外話:我本來以為「乾巴巴地說」原文是drily,沒想到是matter-of-factly 。乾巴巴地說到底是哪一國的說法,對岸的翻譯真是奇怪。



補記6/24(英國公投決定脫歐):

英國脫歐和川普崛起是一樣的事,總歸一句就是反全球化,我可以理解那個心態及全球化的壞處,但全球化這種事一旦開始,就不太可能恢復原狀。


友人評論:「老人是國家未來的棟樑」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譯者的成長

上上個月遇到一件非常詭異的事,去年某個不曾合作的單位寫信來問,有沒有意願合作,我說當然有意願。交稿後,編輯先是寫信來稱讚(如下圖),但之後又寫信來說我譯得「與網路翻譯器很像」,希望我再把稿子修得更好一點,我被搞得有點莫名其妙。


根據我譯過上百本書的經驗,以難度來講,那本書不是難,而是作者文筆很爛,譯者需要花很多時間修飾文稿,所以我已經竭盡所能修飾了,但如果一道菜的原料本來就是爛的,你硬要我把它炒成人間美味,我只能請你另找高明,我真的能力有限。

那件事搞得我有點鬱悶,連帶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譯筆(這好像每四五年就會出現的症狀),今天在網路書店工作的友人好心傳給我一個消息:


那是去年譯的另一本書,當初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再加上編輯非常體諒,知道那本書的難度高,給了我充裕的時間好好翻譯。我覺得遇到好的編輯真的很重要。所謂的好編輯,是語言能力好,知道東西的難度,可以和譯者合作把書做到最好。

我想起十幾年前我剛入行時,真的非常幸運,連續遇到三個非常好的編輯,其中有兩位還是留德專攻翻譯研究所的高手。他們不僅毫不介意我很菜,也很有耐心的告訴我哪裡需要加強,而且經常幫我提升稿費。當然,編輯的工作都很繁瑣,我們不能期待每個人都像貴人一樣對你,可能需要上輩子扶五百個老婆婆過街,這輩子才會遇到一個貴人。如果說我這輩子能夠把翻譯的事做好,我覺得最要感謝的還是人生中遇到的那些貴人,願意給我機會成長。譯者的養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總是在錯誤與摸索中成長,昨天看到一位同行說:

【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你也不需要討好所有人】

上學期最讓我有感觸的,是「沒有完美的譯文」這件事情。這學期則是有了另一個體悟--不管翻得多好,總是會有讀者批評。這是因為,翻譯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每位譯者在翻每句話時,都得做出選擇,選擇直譯、意譯、歸化、異化、要加註、不加註。每個選擇的背後,都有譯者自己的道理和一片苦心。
每個選擇都涉及到譯者的主觀意識,以及詮釋原文的角度。前幾天聽了一場演講,講者是翻譯村上春樹小說的中國譯者。他說,他的譯文雖然必然帶有村上春樹的風格,但也帶有自己的「汗臭味」。 
今天上課老師也說:「選擇何種翻譯策略,只要是有意識的決定,而非偷懶取巧或沒有經過大腦思考,那就沒有對錯之分。」沒錯,總是會有讀者質疑或批評,但如果心裡自有一把尺,知道自己行為的依據和理由,那在面對這些指教時,就有能力說出一番道理,也不會因此難過或生氣。
我覺得遭到批評時,不難過很難,通常會先關起門來自我檢討。不過更重要的是,繼續走下去的勇氣。能夠繼續,才有可能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