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現在公立幼稚園的入學標準是這樣,低收入戶優先入學,外籍父母的小孩第二優先(包括外籍新娘及各種老外,因為你不能歧視任何身份,所以只要是外籍父母,小孩就能優先入學),本國籍最後。
但問題是現在外籍父母的小孩很多,不止南部多,北部也多,聽北部的朋友說,收完第一類和第二類,某公立幼稚園只剩兩個名額給成千上百位本國籍的家長抽籤,所以本國籍開始跳腳。
我本來對這一切制度有點無感,今天看到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提到美國人對於非法移民的憤怒,他們覺得那些人佔用了便宜,沒有繳稅,又佔用教育資源。
非法移民或難民的人數還少時,大家通常都相當包容,但是人數突破一個臨界點時,就開始導致社會的動盪。當一切變化都不影響自己的利益時,大家通常都可以無感應對,但是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干擾時,頓時一切都有感了起來。
去年我翻譯了《Factory Man》,那本書談到全球化的實例,探討美國家具業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產業外移,導致美國中部許多城鎮失業率飆升,幾乎變成鬼城,很多人從此再也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失業救濟金過活。當《世界是平的》頌讚全球化的時候,《Factory Man》的作者走訪那些鬼城,探索中國產業崛起的手段,暴露全球化的黑暗面。譯完那本書後,再看到唐納‧川普這半年來荒謬的崛起,我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非常清楚的圖表
「大量移民遷入英國,引發英國國內熱烈討論,民眾害怕公共服務開支受到壓縮,擔憂社會文化受到影響。但跳出來看,如果英國沒有新移民,會發生什麽事?英國統計局預估,假如沒有移民註入,英國人口將邁向嚴重老齡化,同時缺乏年輕勞動人口。」
2. 退歐留歐,英國普通家庭呈現代際差異
翻譯題外話:我本來以為「乾巴巴地說」原文是drily,沒想到是matter-of-factly 。乾巴巴地說到底是哪一國的說法,對岸的翻譯真是奇怪。「我們是個小島,」萊斯莉乾巴巴地說。「應該首先照顧自己。慈愛始於家人。」
「可我們都是人啊!」路易絲說。「我們應該互相幫助。」
「事情可不是這麼辦的,親愛的,」她的母親一邊搖頭一邊回答。「如果你在這裡出生,你就是英國人。我不管你膚色是黑是白是綠是藍,還是紫底粉點——你就是英國人。」
至於那些出生在其他地方的人,萊斯莉則表示他們「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議會之類的」
補記6/24(英國公投決定脫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