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勵志故事與酸民

前陣子我看到獨角獸計畫的李惠貞說,

比較常看Youtube之後,有時會覺得納悶,不論我認為多麼醍醐灌頂的美好內容,都有人按👎。後來習慣了,即便是全世界最美的風景,也有人按👎
再加上偶爾看到臉書上的留言,有一天,自己得到結論。有一種酸言(或酸民),或許可以歸因為「無能參與」。
因為聽不懂、到不了、不在那個族群裡面——有些人會因此學習或仍維持欣賞,或者路過便是,但有的人會轉為酸或苦的怒意(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刷存在感)。

如果我們理解了這樣的心態,下回對於類似留言或👎,就可以不要那麼在意。

之前一位FB臉友貼出矽谷阿雅的奮鬥過程,我就看到一個人在他底下留言說他很討厭看到這種鼓勵人家的文章(這種人倒底是有什麼毛病?),不過更好笑的是,那個人(也是譯者)也來我的FB專頁,偶爾就浮出水面發表一些奇怪的意見,我實在是很想封鎖他。幹,我開FB專頁不是為了想聽你講五四三。

這是我一直很想關FB專頁的原因。開那個專頁的目的,只是相分享工作、閱讀、生活上的一些樂趣,所以我沒讓親友知道那個地方,因為我知道我的親友對我的工作沒什麼興趣。我也不想藉由那個專頁去結識同行,比較想透過它去認識同樣對閱讀及跑步感興趣的朋友。

阿雅真的是非常勵志的人,誰能想到一個連英文聽說讀寫都不太行的人,最終會回母校當老師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