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母親在廁所昏倒,整個臉腫了一半。十幾年前,我祖母滑倒,也是骨折,要裝鐵枝,住院很久。而且老人一旦跌倒,通常健康就急轉直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流行老人練重訓。
今天我開始聽一本書,叫《The Psychology of Money》,最近剛出中文版《致富心態》,但目前為止,我其實對這本書有點無感。尤其書一開始提到的一個小故事,我實在很不以為然,底下取自博客來的書摘:
我最喜歡的維基百科條目是這樣開始的:「羅納.詹姆士.瑞德(Ronald James Read)是美國慈善家、投資人、警衛,以及加油站員工。」++++++++++++++++++++
羅納.瑞德出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鄉下,是全家第一位高中畢業生;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他每天都得在路上招手搭便車上學。
對於認識羅納.瑞德的人來說,他並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因為他的生活和大家一樣低調平淡。瑞德在一間加油站修車長達二十五年,也在大型連鎖百貨公司傑西潘尼(JCPenney)打掃十七年。他在三十八歲那年花了一萬兩千美元買下一間兩房的屋子,在那裡度過剩下的人生。五十歲那年,他成了鰥夫,而且終身沒有再娶。一名朋友回憶往事時說到,他主要的嗜好就是砍柴。
二○一四年,瑞德去世,享年九十二歲。正是這一年,這名謙和內斂的鄉下警衛成為國際新聞的頭條人物。
二○一四年有兩百八十一萬三千五百零三人死亡,在這些人中,只有不到四千人的淨資產超過八百萬美元,而羅納.瑞德正是其中之一。
這名前任警衛在遺囑中把兩百萬美元留給幾名繼子,其餘超過六百萬美元全數捐給當地的醫院和圖書館。
瑞德身旁的熟人都很困惑,不知道他的錢究竟是怎麼得來的?
後來才知道其中根本沒有什麼祕密。他既沒有中樂透,也沒有繼承遺產。瑞德省吃儉用,然後把錢投資在績優股上。接下來他只是耐心等待幾十年,就這樣將微薄的存款滾到超過八百萬美元。
就這麼簡單。他從警衛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
我們先撇開做慈善這點不談,有什麼比死後留下「八百萬美元」更白痴的事。一輩子省吃儉用是有屁用。你說要做慈善,為什麼不在世時就開始做,一定要等到死去,自己用不到了才做。
死的時候身邊有八萬美元(約兩百萬)就已經很好了,還八百萬美元咧,完全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的最佳寫照。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一位美食作家罹癌過世,聽說她最後幾個月都快死了,還在翻譯校稿,我的老天。雖然說那是她熱愛的事,但我實在無法想像我快死了還在翻譯。
生命是很脆弱的,在人生已經過了大半之後,我常在想,每天我要做什麼事情才不會有遺憾。儲蓄與工作確實很重要,但它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反過來變成侷限或壓迫生活的因素。
====
後記:我把那本書聽完了,作者的文筆不錯,許多觀念也很好,舉了很多實例,但我還是不喜歡書一開始那個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