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為看到一位文字工作者寫的文字:「重訓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啊。尤其高齡化社會如果想保持高齡勞動力、減少青壯人口負擔,根本應該全民重訓。我會開始健身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減少以後拖累別人的機率。」,有感而發,發了一篇文。
但不論再怎麼正面的文章,總是會收到一些奇怪的留言,比如:
「先把人行道還給行人吧!光是多走路就能改善很多疾病。偏偏台灣是把行人推到車道上去」
你就慢慢等到人行道修好再動吧,其他地方都不能走嗎?學校操場不能去嗎?
也有人留言:
「健身其實某方面是中產階級甚至以上的活動,對於窮人而言那是種奢侈品其實很難全民運動。」
所以我又把以前提過的書又拿出來分享。
我覺得「沒有時間」也許可以拿出來當藉口,但沒有錢無法運動就有點說不過去。有一本書叫「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你根本不需要買任何道具,還有「囚徒健身」也是。
另,這一年多來看了很多運動員的文章和書後,我發現其實拿「沒有時間」當藉口,可能只有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在自己帶孩子的一兩年有正當性,其他人就比較勉強。
我看到兩位時間管理大師都是五個小孩的媽媽。當然,把生活過得那麼緊湊非常累,時間的利用永遠是取捨。比如,我現在覺得睡眠比運動更重要,我不會逼自己犧牲睡眠去運動。睡飽了,工作效率更好,運動效果也好。
另外,我最近也從一位很喜歡的斜槓媒體人兼運動員身上學到一件事,她說:
今天一場線上記者會,除了電腦擷取錄,攝影機翻拍,還請夥伴那頭也擷取錄,就是怕發生什麼事,譬如錄到一半檔案壞掉,或者有影響,沒聲音。有時候外景錄影的時候用兩支麥克風也是這道理。如果沒有拍到的話,什麼都沒有,game over。
生活的以防萬一的概念也很重要,譬如以防萬一下午沒有踩到台(這裡是指踩單車),起床先踩一場。下午如果有時間,那就是賺到了,踩兩場,耶。
我現在也是用這種方式偷時間運動,比如最近南部一直下豪大雨,每天停止下雨的時間可能只有短短一兩小時,我就直接丟下工作先去跑步了,不然真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放晴。總之,跑到賺到。當然,工作很煩也是一個原因,我需要逃避抒壓一下。
說穿了,有沒有時間做什麼,其實只是在問那件事是不是你的優先要務。比如現在對我來說,優先順位是:睡覺>運動>工作。所以我很自然就把時間拿來睡覺,能睡就是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