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一週工作4小時



這本書的第一版曾出中文版(已絕版),新版是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增訂版(剛剛發現新版的中文版要上市了),加了一百多頁新的內容及讀者見證。


很多人會覺得作者是個狂人或囂張的人(從他後來寫的書《身體調校聖經》《廚藝解構聖經》可以見得),甚至覺得他的書不切實際。與其說這本書在教人致富,不如說他在教你如何運用時間。


這本比較像《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實踐版,或許可以說是有錢人和你「做的」不一樣。他所謂的「有錢」,不是那種開名車的肥佬,或是做到死的新貴,而是真正過生活的人。他不是教你如何get a job,而是教你get a life。


最近他推出自己的Book Club,把對他影響深遠的好書買下來自己推(目前已經推了兩本),我自己很喜歡這種book club。國外一些知名作者都有自己的書系,專推自己喜歡的好書(例如Timothy Ferriss和Anthony Bourdain),國內我只想到詹宏志的【列謀殺專門店】。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KIVA

這本書竟然出中文版了。當初英文版上市時,在KIVA社群裡引起很大的迴響,馬上衝上亞馬遜的排行榜。我本來以為台灣知道KIVA的人很少,這本書可能不會有中文版。出版社的名稱也很有趣,叫「好人出版」。

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如果中了威力彩頭獎,我要開一家一人出版社,專門引介英文書,裡面有三個書系:好笑書系(專門介紹好笑的書),好妙書系(專門介紹科技新知),好心書系(專門介紹類似far from the tree和kiva這種書)。出版社名稱就叫「好好出版」吧。



我是2011年11月加入Kiva的,當時是因為翻譯《熟年力》,認識這個團體。

剛剛點進檔案,發現兩年下來正好累積了500美元的美元的貸款,至今沒被倒帳喔。



平均倒帳率是0.94%,我的是0%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年終回顧

又到了年終回顧的時候。


撇開我自己翻譯的書不談(醬子似乎比較公正),今年看完後到處狂推的書有三本,一本是年初看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本是描述亞馬遜的《The Everything Store》(這應該不久就會出中文版了吧,只是不知是誰譯的),第三本是沒有中譯本的《Far From the Tree》。其中又以《Far From the Tree》最深得我心。如果中威力彩頭獎的話,我應該會馬上買下版權自己譯,然後印個一百萬本送人吧。


記取多年的教訓,明年二月終於沒排截稿日,想起前幾年過年期間仍在工作,就有一種淡淡的哀傷。


但是平平是教訓,為何我每年都學不乖,年底總是忙得昏天暗地,明年要記得連十二月都不要排截稿日。基本上十二月只適合做三件事:




今年年初訂了四個新年新希望,真正做到的只有一個「多運動」,其他根本就愈來愈嚴重了(要檢討啊!)


這個月很忙,所以運動的頻率有點下滑,但是只要兩天不動就很心虛,於是我終於把傳說中最強的TABATA拿出來練了,只要短短四分鐘,的確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這篇文章裡,上半段的入門版太簡單了,做完一點都不會喘,也不會流汗,下面的進階版才真的有效。)


今年大體來說算是充實平安的一年,我很滿意。


至於新年新希望,那就是把今年沒完成的那三個希望達成。而且不能等明年,現在就要啟動了。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註釋控

曾經有段時間瘋狂收集有註解的外文書,尤其是W.W. Noron&Company的The Annotated Books系列,那系列圖文並茂,每本都比字典還大還厚,每次從亞馬遜下單,都是用布袋寄來 Orz。 

第一次收到布袋郵包時,我媽嚇了一跳,不敢拿回家裡,叫我去門口自己提進來。(下圖是某次的包裹)




後來網路上陸續出現一些類似的網站,這些對譯者來說都是很棒的工具。

Rap Genius(各種註釋,包括歌詞、書、演講稿………)
Poetry Genius(Rap Genius的詩歌與文學版,一些經典文學都有)
BookDoors(文學註釋)

再談有聲書

自從去年眼睛有點問題以後,除了工作以外,其他資訊如果能用聽的,我都盡量用聽的,除了減少眼力的使用以外,也省了很多時間(做雜事或出外運動的時候)。


國內這方面的選擇比較少,我只知道博克思聽聲活工坊

國外的資源就非常豐富了,除了之前介紹過的:
http://www.openculture.com/freeaudiobooks
http://etc.usf.edu/lit2go/books/
http://librivox.org/
http://www.learnoutloud.com/
http://www.booksshouldbefree.com/Top_100
http://www.audible.com/


剛剛看到SoundCloud(其實已經出來很久了),可用手機收聽(https://soundcloud.com/stream),也可下載(http://www.freegroup.org/2013/01/how-do-i-download-sound-from-soundcloud/)

很多人用它來聽音樂,不過上面也可以聽到一些書摘(或全文),新聞或廣播節目(例如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它也有社群的訂閱功能,你可以用來追蹤你喜歡的媒體。

延伸閱讀:上次談有聲書

======

後記:2014/01/06補記

找《明朝那些事兒》的有聲書,發現這個寶藏!!http://www.ting56.com/

後記:2014/01/15
把YouTube影片轉成MP3: http://www.listentoyoutube.com/index.php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再談《挺身而進》

《挺身而進》的作者前幾天分享這個廣告,顯示了男女在職場上的性別差異。




前陣子看到一位男性說:「想想應該去買 LEAN IN 來看看,可是人家說這本書是女生才看的。」


我說:「其實這本書男性看完的評價通常比女性高(尤其是三十歲以上),國外也是這樣,因為女生超過三十歲看這本通常有點太晚了,這本比較適合還沒畢業或剛畢業的女生看。至於男性,看了會更體貼女性。」


三十歲以上讀這本書有點晚,原因在於大環境依舊對女人是不利的,再加上很多女性已經為了家庭犧牲自己,或是進入非常不公平的產業,看到有既得利益者提倡這種平等話題,更覺得不是滋味。


任何書都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挺身而進》和《虎媽的戰歌》一樣,在美國掀起很大的爭議,虎媽那本書其實是相當有趣的懺悔錄,只是每個人的解讀不一樣。很多人沒看過書,光看片面的說法就開始批評。


一般認為桑伯格任職的谷歌和臉書都是非常開明的企業,她當然有勇氣去爭取一些權利。但是這並不表示其他的產業不開明就是「正常」或「理所當然」。而且批評者大多是女性,這不是剛好就是書上寫的:最愛為難女人的,通常就是女人。


權利總是需要爭取,觀念總是需要打破。我們這一代或許無法享有那樣的福利,並不表示我們的下一代也要跟我們一樣。


我覺得《挺身而進》即使對三十歲以上的女人效用較小,但如果你有意教育或提攜下一代,那本書提的概念其實很好。如果你有女兒,我相信你會希望她讀那本書的,我猜這也是出版社鎖定高中或大學推廣該書的原因。


延伸閱讀:
上次談《挺身而進
第一個跑馬拉松的女人:「我只是想要跑步而已」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書市裡的矛盾

以前譯過一本書叫《學會說不》,書店很故意,把它擺在《讓人無法拒絕你》旁邊。

書市裡充滿了矛盾。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Far From the Tree


這本書非常厚,厚到可能不會有人譯成中文吧,即使要譯,出版可能也是一年以後的事了,但這是每個社會都很需要的書,它讓我們更有同理心和包容心。

作者在書中提到他自己從小到大有誦讀困難的問題,他母親如何陪他克服(而他今天竟然可以寫那麼厚的書,而且還自己朗讀有聲書,我實在太佩服了),還有他的同志身份,以及各種特殊的孩子。這應該是我今年讀到最感動的書。

這本書讓我開了很多眼界,在作者的訪問下,我們看到不同類型的人有什麼想法,不是光「震撼」兩字可以形容,而是更覺得自己的渺小及個人委屈的微不足道。我想,那些當事人如果在我面前,我只想給他們深深的擁抱。

建議大家看最下面的TED演講,那演講大致上濃縮了書的內容。

我是看到下面的FB貼文後買的。
https://www.facebook.com/joyce.yen.52/posts/662861773757977

看到臉友分享Wenson 一文: "洪蘭教授,妳還是連中文都別亂說吧". 裡面挑了紅藍專欄許多毛病. 但我注意到是開頭說他之所以有感而發, 是因為最近看到一本好書 "Far From the Tree" (by Andrew Solomon, 博客來有特價), 很擔心出版社發譯給紅藍, "在此謹呼籲各家出版社,有誰標到這本書的,行行好請找個新面孔來譯吧!"
這位Wenson真是過慮了, "Far From the Tree" 其實是那種很難有出版社想買版權的書, 我當初讀到的時候很震撼, 在今年 1/04 只挑其中一章在"張大春泡新聞. Joyce時間"裡介紹, 也有推介給别家出版社. (當然會被問雅言為什麼不出. 答案: 雅言書單正鬧大塞車), 對方考量很久, 後來跟我說書太厚沒辦法做. 所以這本版權至今是沒人買的. (誰有興趣, 版權在倫敦的Wylie Agency, direct deal).
書極好看有以下原因:

1. 它回答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父母心目中的夢幻小孩都是那種既像自己, 又光耀門楣的. 但就是有一些父母, 生出既不像自己, 又會引來異樣眼光的小孩. 異性戀生出同性戀, 芭蕾舞星生出侏儒, 哈佛耶魯天之驕子生出唐寶寶, 虔誠教徒生出犯罪者甚至殺人魔. 請問這樣的父母如何學會愛自己的小孩?

2. 充滿科學新知又帶來思辨之趣的美國書很多, 這本厲害的是它幾乎每幾頁就有個驚人的故事, 諷刺的故事, 催淚的故事.

3. 書還沒看完, 你就會覺得你對很多事的看法都已經改變.
開頭結尾是作者本身的家庭故事, 各章分別講侏儒, 唐氏症, 自閉症, 精神分裂, 多重身障, 神童, 性侵致孕, 犯罪, 跨性別.

延伸閱讀:
為人父母須知:愛你不完美的孩子
愛,就不要想改變他們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Hatching Twitter》


台灣使用Twitter的人很少,《Hatching Twitter》這本書在台灣可能不會出中文版,但是以內容來講,它其實比Facebook更適合拍成電影。裡面有不少朋友撕破臉,互相捅刀的劇情,也可以清楚看到創投的嘴臉。想創業的人,可以看看,搭配《Facebook臉書效應》看會更好。


Facebook臉書效應》裡有很大的篇幅描述社群網站的興起,以及一些公司失敗的原因,不過臉書和推特在成長上最大的差異是,佐克伯有Sean Parker在一旁指導他,Sean Parker被趕出自己創立的兩家公司,他不希望佐克伯也步上後塵,所以卯足全力幫臉書找資金,避免創投奪走公司的權力。


相反的,推特則是一再上演朋友反目成仇、互相捅刀的戲碼,裡面最奸詐狡猾的大概就是Jack Dorsey,這位老兄的復仇記不搬上螢幕實在太可惜。他也是非常奇怪的怪咖(或者說相當多才多藝?),會寫程式,當過按摩師,下班還去學服裝設計,夢想是當服裝設計師,我一直很羨慕能混搭那麼多職業的人(曾想過也許應該在翻譯翻到眼睛瞎了以前,去學按摩,開創事業第二春,又可造福親朋好友)。


《Facebook臉書效應》比較偏重社群媒體的發展,《Hatching Twitter》則比較偏向新創企業的成長,兩本書的重點不太一樣,但我覺得都是想瞭解這兩家企業及矽谷創業生態的好書。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Crafted to perfection

"I've had my ups and downs. My fair share of bumpy roads and heavy winds. That's what made me what I am today. Now I stand here before you. What you see is a body crafted to perfection. A pair of legs engineered to def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a mind-set to master the most epic of splits."
從昨天開始,大概看了不下二十遍, 搭上那個配樂,看完廣告,感覺整個人都昇華了。特技,配樂,景色,文案都超棒的!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行動未來




這份簡報把「行動未來」的趨勢講得非常清楚,也寫得很棒。


我是行動一族,出門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但因為我很少出門,很多閱讀和觀影習慣還停在PC上。


我可以感覺到大家的習慣在變,但沒有非常強烈(因為台灣的網路還是很慢)。不過自從譯完《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Dogfight)後,就整個改觀了。


賈伯斯還在世時,對保密工作相當龜毛,很多產品開發的祕辛沒人知道,參與開發的員工在加入專案以前都簽了保密條款,不准透露。


但是他過世已經兩年了,再加上很多當初參與開發的員工都已經離開蘋果,自行創業,這些往日祕辛在記者的挖掘下,就這樣一一曝光。


這本書主要是講iPhone和Android的發展史及引爆的平台站(也就是行動未來),裡面實在太多八卦,如果你對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很感興趣,這是不容錯過的一本書。


譯這本書時,我一直想起大學唸過的VHS和Beta對決的個案分析(我知道講出這個個案,表示我已經很老了,有些人這輩子可能還沒看過這兩種東西。)


蘋果和谷歌在跨入手機業以前,都曾經再三否認他們會跨足手機事業,但後來都卯起來做了,書裡詳細提到了那些轉折。


作者之所以寫這本書,不只是因為他覺得這兩大系統的對決很有趣,也是因為他從智慧型手機出現開始,就直覺認定這才是真正做到「資訊匯流」的裝置(但是2007年他提出這個觀點時,遭到很多人取笑)。


十月初,英文版還沒上市時,紐約時報先刊載了第一章的節錄內容,在網路上引起很大的迴響,如果你當初覺得第一章的節錄已經很精彩,後面更精彩,更不該錯過。


昨天,另一篇報導指出有另一本「後賈伯斯時代」的蘋果書也即將出版。事實上,《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的作者在謝辭中提到,他和那本書的作者是一起寫作的好友,兩人都寫蘋果,但主題不同,兩位都是資深的科技記者,期待另一本書《Haunted Empire: Apple After Steve Jobs》明年上市。

另一份不錯的投影片:THE FUTURE OF DIGITAL: 2013


沒有理想就是理想

剛剛出門辦事,路上看到約一百隻麻雀飛到地上,啄著有人灑在地上的穀子,突然想到麻雀到底對這世界有什麼貢獻,好像沒什麼貢獻也活得好好的。心情突然輕鬆了起來,繼續安心地當個沒有貢獻的人。(這是什麼感想啊)。

回家後,碰巧又看到下面這篇文章,終於明白為什麼我現在看到有人po旅遊或美食的照片,只覺得很累,窩在家裡多開心。基本上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工作、運動、看書,很單純也很開心。沒有理想就是理想。

==============

題記:有時候,沒有理想的人,才是最有理想的人。


一年前,我的大學同學糖豆,因為受不了職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職去旅行,這種“毅然決然”的行為著實亮瞎了我這個上班族的眼。要知道糖豆所在的單位企業貸款,是多少人爭得頭破血流要去的地方呀,糖豆卻用一句就結束了她的職場生涯,“我覺得再這麼下去,我都快變成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了。”


糖豆的理想是“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為了尋找遺失的理想,糖豆同學懷揣6萬元人民幣出發了。當她和一群驢友走進西藏無人區時,我和男友剛付了二十幾萬元首付,供了一套三環外的房子,糖豆說,我和男友就是典型的沒有理想的房奴。


看著糖豆發回來的各種美妙的風景照,再聽她講旅途中的遇到的各種有意思的人,原本還覺得生活挺有希望的我,頓時覺得自己就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每天睜開眼的任務就是支票票貼房貸。所以,當糖豆玩得風生水起時,我正和男朋友鬧得歇斯底里。


人真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如果你身邊都是和你同一階層的人時,你不覺自己的小日子有多麼的憋屈,但凡有人脫離了你們的隊伍,你就會發現生活竟是那麼的不盡如人意。我開始覺得房貸壓力太大,開始抱怨男友不浪漫,而有理想的糖豆同學已經走完了中華大地,要向國際進軍,她的第一站去了泰國,隨後又去了印度,一路走下來,照片中的她越來越具有流浪氣質,再後來,糖豆同學消失了,她唯一的聯繫方式——微博——也不再更新。我想她一定去了更遠的地方,遇見了更多有意思的人和事。而我呢,依舊在朝九晚五的上著班,唯一的驚喜是,我和男友都升職了,我們的房貸也接近了尾聲。戀愛紀念日的時候,男朋友向我求婚,雖然沒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但那一句“嫁給我吧,我會好好愛你”,著實戳中了我內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蜜月旅行,我和男友選擇了去泰國,沒想到竟那麼偶然地遇到了暫居在泰國的糖豆,一年不見,糖豆早就沒有剛辭職時的神采飛揚,她變得憂鬱又刻薄,甚至還有點兒神經質。她不再給我講旅行是她的人生理想,而是抱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這些都是長期旅行帶給她的負面影響。


分開的時候,糖豆說,也許我的選擇是錯的,可我卻回不去了。我突然想到一句話,沒有理想的人,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有理想的人,就一直在追尋理想。


我慶倖自己是那個沒有理想的人。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Jillian Michaels Kickbox Workout

沒想到有人把完整的DVD放上YouTube了



因為接了她的書,抱持著活體實驗的心態,買了她所有的DVD,想通通做一遍(我瘋了吧)

前天做了這片,時間很短(25分鐘),動作非常簡單,但效果不錯。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人本

這幾天看到大家在轉貼柯醫生的TED演講,讓我又想起下面的文章,這演講和文章也呼應了我前陣子翻譯的一本書《God's Hotel》(尚未出版)。當初編輯給我兩本書,讓我從中挑一本,由於另一本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主題,我選了這本。

第一次預習時是聽有聲書,那時已經很感動。開始翻譯時,更覺得感恩,尤其在外頭亂糟糟、感覺台灣有一群妖孽亂國的年代。當一切回歸人本時,會覺得內心更加平實,面對未來,每一步也更加踏實。




如果 a 大於1,a 的 n 次方就無限大;
如果 a 小於1,a 的 n 次方很快就趨近於 0。
我對社會的付出,多於我對社會的奪取,a 就大於 1,這社會就越來越好;
我對社會的奪取,多於我對於社會的付出,a 就小於 1,這個社會就越來越 collapse(崩毀)。

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打擊,最困難的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而沒有失去對人世的熱情。

原址:

蘋中信:台灣的德蕾莎病房 (柯文哲)
20130815   

台大醫院
創傷醫學部主任

台大急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病人堆在那裡等住院。那些超過3天還無法住院的病人,沒錢沒勢是基本條件,因有錢有勢的都會去找門路住院去了。但沒錢沒勢,如果得的是急性病,還是很快可以住院,因為總醫師會收你住院給住院醫師練習治療。

但如果是嚴重的多重疾病,尤其是生命末期又簽了DNR(放棄急救同意書),那就真的很難住院。以醫師角度而言,這種病人好像沒什麼可以治療的。其實醫師存在的目的是為解決病人身體和心理的痛苦,生命末期病人除了疼痛,還有很多身體以外的痛苦,所以我設立急診後送病房時,不准因病人簽了DNR就不讓他們住院。

女兒伴癌末父求助
黃勝堅醫師曾告訴我一個他在擔任台大雲林分院外科主任時發生的故事。有一個肝癌末期病人,由三個女兒扶著,一路喘進醫院。急診醫師一看就說:「插管!」沒想到病人的女兒說:「我爸癌症末期,我們不想要讓他插管。」醫師聽了就罵:「不插管,來醫院幹什麼?」念高中的大女兒說:「我爸喘成這樣,我們姊妹不知道該怎麼辦?醫師可否先打個嗎啡,讓我爸舒服就好。」醫師說:「妳爸不插管,萬一嗎啡打下去抑制呼吸就死了,要算誰的帳?」望著喘到說不出話的爸爸,大女兒說:「我爸說他受夠折磨,如果要簽放棄急救,我們簽。」簽完DNR後,醫師答應找間病房。

結果內科說,收一個什麼都不能做的病人幹嘛,回絕。加護病房說,病房都不收了,沒道理住加護病房。最後急診醫師拜託黃勝堅收治,結果被住院醫師抱怨為什麼外科要收這種病人,黃勝堅拜託大家勉為其難喬一個病床,然後跟三姊妹說:「爸爸時間不多了,好好陪陪他。」幾個鐘頭後病人就過世了。住院醫師又開始念:「住院病歷才剛寫完,又要寫出院病歷,寫完後,那個空床又要接新病人……。」

太平間來收遺體, 經過護理站時,病人女兒突然跪下跟醫護人員磕頭:「謝謝你們沒讓我爸死在急診的走廊上。」住院醫師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震到寂靜無聲,眼眶泛淚。

養成尊重生命文化
我救過很多病人,但有更多病人我也無能為力,但是我逐漸了解醫師就像生命花園中的園丁。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只能在春夏秋冬間,讓花朵長好看一點;醫生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快樂,好看一點,如此而已。

我戲稱我的急診後送病房是「德蕾莎病房」,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時,教廷每天給她兩塊美金的經費,折合台幣只有60塊,這麼少錢其實做不了什麼事。她只是每天推著板車到街上,把快死的乞丐撿回來,給他洗澡,換乾淨衣服,讓他躺在床上,喝點米湯,幫他禱告,然後乞丐就死了。以世俗眼光來看,德蕾莎修女做的事每股淨利多少?本益比多少?零!可是德蕾莎修女為什麼會得諾貝爾獎?如果沒有德蕾莎,這些乞丐死前會怨恨這個世界,詛咒他的整個人生,但是因為德蕾莎,或許這些乞丐在死時會覺得上帝派天使來接他們回去。

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醫療也必須維持相當程度的社會主義,因醫療有特殊性,不能跟一般產業相提並論。

良好的生命末期照護,養成尊重生命的文化,可以改變整個醫療氛圍,也可以減少醫療糾紛。我們善待別人,別人是否一定感謝我們?答案是不一定,但99.5%的情形仍然會是肯定的。我的急診後送病房雖然收治傷病最嚴重的病人,但幾乎沒有醫療糾紛可為證明。 (陳玉梅採訪整理)

後記:2014.1.31 書出版了!《慢療

Victoria Sweet - The Efficiency Of Inefficiency(《God's Hotel》的作者,演講內容也收錄在書裡)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If you don’t cannibalize yourself, someone else will


這句話一直是賈伯斯和貝佐斯奉守的信條,所以賈伯斯明知iPhone銷售會損及iPodiPad銷售會侵蝕筆電,他還是執意向前。貝佐斯明知Kindle的出現會吃掉紙本市場,而且9.99美元的定價根本就是賠錢,他還是非做不可。

柯達就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軟片市場,所以才會被時代淘汰了。


剛剛看到這則報導:「怕衝擊紙本書 電子書價格兩難


國外的電子書,即使定價跟紙本一樣高,我還是會買,因為運費很貴,但台灣的電子書,如果價格沒有到一半,我根本不想買,我可以拿去賣二手書店啊,我倒想問問出版社,你是比較害怕二手書衝擊紙本書,還是電子書衝擊紙本書?

行動未來

剛剛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寫:

奇怪,搞科技的,看到紙本的遠景;搞紙本的,卻只悲傷已消逝的輝煌。

朋友的阿嬤快九十歲了,平日最大的消遣就是看盤和投資股票。自從我朋友幫阿嬤弄了一台iPad以後,阿嬤開始用iPad看盤和下單。朋友說,阿嬤還會FaceTime和iPhoto。


看到年紀那麼大的阿嬤把iPad完全融入生活中,一些年紀比我小的人反而拒絕使用智慧型手機,想到最近在書裡看到的一段話。

二○○二年,行動應用程式的體驗還很原始,但是對我來說,我一直很清楚以後一切東西都會躍上手機。在新興市場中,他們早就跳過個人電腦,直接用手機做事(尤其是印度);跳過固網,直攻無線通訊。那兩個因素告訴你,手機會是未來展示與傳播內容的裝置。

後來賈伯斯推出iPhone,突然間世界打開了,完全解放那些遭到電信商及傳統手機平台所束縛的開發者和創意人士。當iPhone出現時,就像摩西領導眾人離開沙漠,走向聖地一樣。

也許沒研究或接觸過智慧型手機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失了什麼。對我來說,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就像電子書及Kindle的出現,一切都回不去了,我不可能再回去用傳統的智障手機,因為那種便利性完全值得每個月多付幾百塊的電話費。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也不過五、六年,世界完全變了。有些人不斷地向前看,有些人只會緬懷過往,但世界永遠不是屬於緬懷過去的人所有。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The everything store


上市前就先預約了,所以上市當天,我馬上就下載了有聲書,這本應該是今年看過最好看的書吧。


貝佐斯真的跟賈伯斯很像,身世像(都是很小就被認養),個性像(都很恐怖啊,但是因為太優秀,大家也就不計較了),都是眼光很遠的人(兩人都不把股價放在眼裡),都是天才,都非常低調(兩人雖然為了方便商務,都有私人飛機,但平日生活非常平實,貝佐斯的太太是作家,每天四點多起床寫作,親自接送四個孩子上學後,再載貝佐斯去上班)。


這本書的寫法,也跟賈伯斯傳很像。它們的寫法都不像國內企業家的傳記,只會寫父慈子孝,年輕時多努力之類的,作者把一些陰暗面也寫出來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賈伯斯和貝佐斯異於常人之處,我覺得世上很少人能做到那樣坦蕩地面對自己的缺點與錯誤,還讓人白紙黑字寫出來,告訴全世界的人。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好笑的地方(比如老闆罵人的話,一些小故事等等),還有很多非常異於常人的想法,我一邊看,一邊想:「這本書千萬不能讓統一看到,不然他們照著做就完了。」但話又說回來,統一裡面應該沒有這種天才。


總之,這是一本零售業和科技業都該看的好書。


這一年來因為工作的關係,再加上興趣,把幾本企業的成長史看完了。其中最好看的是《賈伯斯傳》《Google總部大揭密》《Facebook臉書效應》《The Everything Store 》。我甚至覺得這本是這四本裡面最好看的。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運動DVD


我確定我可以跟她分手了,新的DVD有夠無聊的,跳了二十分鐘一點流汗的感覺都沒有。



接下來是把Jillian MichaelsDVD全部做一遍,因為接了她的書。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教科書翻譯

這幾年合作過的出版社大概有十幾家,要說最喜歡的出版社,大概是某家專門出教科書的出版社吧。大學時經常買他們的書,所以幾年前他們找上我時,我滿驚喜的。


他們通常是跟教授合作(至於教授有沒有把書分拆給研究生翻譯,那我就不知道了),條件比一般出版社好,簽約後馬上拿到一半的稿費,交稿後再拿另一半。不像一般出版社通常是交稿拿一半,出版後再拿另一半。


說起來我還滿喜歡翻譯教科書,除了可以一邊翻譯,一邊學習一門知識以外,教科書的內容也比較平實,而且出版社會翻譯的書,通常是全國大專院校愛用的書,大概都是那個領域裡的佼佼者。


有時為了行銷,出版社會在書上掛審訂教授的名字,省略譯者的名字,出版社通常會覺得很抱歉,其實不必抱歉啊,我也不是很喜歡把名字掛在書上。


以前當過兩次影子譯者,一次譯者是掛某教授的名字,另一次是掛某某總經理的名字(你想也知道總經理哪有時間翻譯)。其實我一點都不在意啊,這類案子可以盡量來找我。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運動

以下節錄自:失控的體重 – 從精壯到胖到精壯

「我做了這個實驗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這麼多人在減肥途中容易放棄,因為當你做了所有你該做的事,卻發現體重毫無變化,或是身形沒有任何進展時,那真的很令人失望、沮喪。」Drew說。

之前看到一篇報導,介紹一個運動團隊(台灣的原文報導已經刪了,只剩簡體版)

大多數人都因為負面理由才投入跑步,更多是因為心情沮喪,想要重新開始新生活,才愛上跑步,每個人一開始跑步的動機可能不同,但原因都不會很正面,「這也是一旦你愛上夜跑之後,會成為你更好生活方式的主因。」

人生低潮時最適合投入運動,因為人生已經低到不能再低時,這時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腦內啡,讓心情好一點以外,當你發現身體和身材也變好時,心情又更好了。

不過,我還真不喜歡跑步(總覺得跑步震動時,我腦子和全身上下的器官都快下垂了),我比較喜歡快走(同時手拿沙包大擺動,可練手臂),運動效果也不錯,又可以聽有聲書,一舉兩得。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假象

這張圖乍看之下好像很厲害,但仔細想想,那根位於房間正中央的柱子根本是多餘,所以有沒有其實無所謂。

最近在書中看到作者也提到類似的觀點,她說她去了一趟朝聖之旅,那是一趟很辛苦的徒步旅程。她原本以為自己走那段旅程是特別的,在工作上她也覺得自己是特別的。但是在那段旅程中,她遇到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朝聖者,發現他們雖然國籍不同,身份不同,某些方面卻又是如此的相似。


等她走完朝聖之旅後,她回到工作崗位,發現自己其實也沒那麼特別。任何人都不是無可取代的,尤其在職場上,從來沒有人是一離職後,公司就垮的。即便是賈伯斯走了,蘋果還是活得好好的,也許不是像以前那麼輝煌,但畢竟沒到一夕垮台的地步。


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其實自己並不是那麼重要,別人也不覺得你有那麼重要。當我們自以為付出很多卻沒人感謝時,也許有可能我們就像圖中的那根柱子,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邪惡帝國

最近鑽研幾本這家公司的相關書籍,心得就是這家公司基本上是個邪惡帝國,Don't be evil完全是屁。


前幾天另一則新聞說他們投資生命科技,要對抗衰老死亡。 人一有錢或有權,就想要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中國古代的帝王不都是如此嗎?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鬧劇

這個故事看過別人轉載很多遍

以暴力美學見稱的日本大導演北野武,從小與媽媽不咬弦,成名後媽媽不斷向他索錢,令北野武對她更感厭惡。 
北野武生於一個看似不幸福的家庭,爸爸菊次郎是一個油漆匠,表面羞澀,但醉酒後便會對媽媽佐紀拳打腳踢,媽媽因此而變得強悍,說話也不留情。
小時候北野武淘氣地問媽媽為何40歲仍生他下來,她乾脆答:「因為沒錢墮胎。」母子之間一直没有温情可言,要求買書也要挨巴掌,反對他打棒球當藝人,「怎麼偏偏就遺傳到你爸家的藝人血脈呢?反正不會紅,別幹了,回大學去,我出錢,回去吧!」1986年時,北野武因不滿有八卦雜誌對他的報道,上門毆打編輯而惹上官非,媽媽的反應:「要求刑的話,就判死刑吧!」後來北野武遇上車禍,她的慰問就是:「死了也好。」
北野武當上名導演後名成利就,一次打電話回家,媽媽的語氣突然變得温柔,原來是向他要錢,自此,每兩、三個月就打電話索取家用,令北野武心想,「人在窮困辛苦後,果然會視錢如命。」
親情似乎不存在北野家裡,但當北野武長大後,發現打打罵罵的日子,原來孕育着另一種親子關係。爸爸是流氓,北野武發現自己的性格其實有他的影子,99年電影「菊次郎之夏」,就是北野武飾演爸爸菊次郎,述說爸爸的心路歷程。
同年媽媽逝世,北野武在著作憶述葬禮,調侃地寫道,「火葬場的氣氛實在不適合搞笑,就連我也不敢說,幫我烤個三分熟!」
但是,原來95歲的媽媽病危住院時,給了北野武一本存摺,戶口以他名字開的,儲款多達數千萬日元。原來母親没花過北野武給予的家用,她害怕兒子過氣後便無以為繼,對他說,「這個蠢小子,沒存款就完蛋了!」
北野武以為媽媽愛錢,所以不斷向他拿家用,實情是,他那口硬的媽媽,害怕他耗盡家財,一直把家用儲下來,留給兒子。
這個母子故事,這個故事收錄在北野武自傳《菊次郎與佐紀》。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的感想是什麼,是覺得他母親用心良苦呢,還是覺得弄巧成拙?


父母總是覺得「我這樣做是為你好」,但是如果為了這個「為你好」,換得一輩子惡劣的母子關係值得嗎?等北野武知道母親的心意時,他老媽都已經過世了,他自己也老了,而且他恨了母親好幾十年,我只覺得這根本是齣鬧劇,一點都不感動,只覺得那是個愚蠢的母親。


這跟拼命工作賺錢,後來突然掛了,留著很多錢在銀行有什麼差別?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比利·克里斯托談《當哈利碰上莎莉》

剛剛在網路上看到這段訪問,Billy Crystal談到《當哈利碰上莎莉》裡那個經典片段怎麼來的(從影片5:00左右看起),實在太好笑了。那片的導演就是我很喜歡的Nora Ephron


文字內容如下:

"It started in rehearsal, where Nora Ephron, who was so great, said to Rob (Reiner), 'You know, women fake orgasms,'" Crystal recalled. "He was, like, shocked — 'Well, they haven't faked one with me!'" 
But Reiner's incredulous response didn't deter the film's leads.
"In the rehearsal, Meg said, 'I should fake one. I should fake it in a public place,' And I said, 'Yeah, like a restaurant with a lot of people," Crystal explained. "And she said, 'I'll give a huge one.' And I said, 'And then there should be an older woman who says, 'Waiter,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And that, of course, is exactly how it happened. Well, eventually.
"Meg was a little nervous, so the first orgasm … so so," he said. "The second one was like you're married 12 years. And then Rob said, 'I want you to do it this way. Like this.' And he sat down opposite me — so now it looks like I'm on a date with him or Sebastian Cabot — he has an orgasm that King Kong would be jealous of." 
Reiner had it right in front of the stars and the extras on the set, which included the woman who uttered the now-famous "I'll have" response.
"So he finishes this huge thing, the extras applaud, and he pulls me aside and goes, 'I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Crystal remembered. "I said, 'No, Meg is fine.'" 
But the director wasn't worried about Ryan. He was far more concerned about that unforgettable extra, otherwise known as his mom. 
"I just had an orgasm in front of my mother," Reiner complained.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放過自己


「努力把『拚命』作為自己的一個標籤。現在,冷靜下來反思: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不一定是對的。」 
「在以往的職業生涯裡,我一直篤信『付出總有回報』的信念,所以給自己的負荷一直比較重,甚至堅持每天努力擠出三小時時間工作,還曾天真的和人比賽『誰的睡眠更少』、『誰能在凌晨裡及時回覆郵件』……努力把『拚命』作為自己的一個標籤。現在,冷靜下來反思: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不一定是對的。」

在職場上拼命,頂多就是換來老闆替你上香而已,這是我當初辭職時的唯一想法。

當了SOHO以後,本來也是對工作抱著「使命必達」的決心,但是當身體開始抗議以後,這兩年也開始學會「放過自己」。

上個月一位編輯問我可不可以接插隊書,我說:「過去兩年用眼過度,我去年底有一個多月經常到眼科報到,實在很怕以後瞎了。沒辦法接,請多包涵。」

編輯說:「我們真是都是用身體在賺錢的工作啊 (聽起來好像怪怪的…哈)。」



谷歌和百度

前幾天李開復在微博上透露他罹癌的消息。我本來對他沒有多深的印象,也沒看過他的書,只知道他在大陸很紅,後來看了《Google總部大揭密》後,對他有了較多的瞭解。


對於中國大陸,我的瞭解有限(雖然我弟已經在大陸工作十幾年了),幾年前翻譯過一本談中國的書《中國製》,查資料查得半死,裡面的人名全都要找出正確的中文名(這還簡單),連書中引用的中國人話語(比如毛澤東或胡景濤某次會議上的發言)也全都要找到原文(這就難了)。再加上很多大陸網站的連線很慢(七八年前是如此),所以後來看到談中國的書,我都非常小心。


看了《Google總部大揭密》後,我對百度這家公司又更好奇了,書中有一章談到Google黯然退出中國的經過,過程非常詳細,把百度描述得很神,所以也許以後翻譯中國的書應該搜尋百度才對啊。百度對我來說,目前為止就是百度文庫超好用,可以找到很多資料。



也許應該找一本有關百度的書來瞭解一下百度到底有多神。

雜記

我不是很喜歡跟著一窩蜂的現象,所以很多熱門的東西都沒碰過,例如這世上應該沒幾個人沒玩過憤怒鳥和CandyCrush,沒看過甄環或任何偶像劇,沒裝Line,也沒裝Skype,甚至手機也常忘了充電。


身為重度的資訊焦慮者,我因此多了很多時間看其他的東西,或是把這些時間拿來運動,對於時間的運用,我向來非常計較,最討厭浪費時間的任何事情。


記得以前上班時,我是當季日劇一定會全部掃過一遍的人,最近已經不太看日劇,一來是覺得劇情沒有以前的日劇好,二來是覺得除了複習日文以外,看日劇好像沒什麼用處。


前幾天終於抽了點時間,看了一集《半澤直樹》,看完一集後,覺得我完全不需要再繼續追了,以前上班看過太多類似的情況,我完全不想再回憶過往。難怪上個月和以前的同事吃飯時,她說:「妳可以看一下《半澤直樹》,跟我們以前上班很像。」


最近亞馬遜推出「Kindle MatchBook」,10月以後,讀者就可以0~2.99美元的價格,購買該書的Kindle電子版。聽說可以追溯到1995年亞馬遜開站以來的每本消費,只要出版社願意提供電子書版本都算數。


其實類似的優惠,在kindle和有聲書audible之間已經推行很久了。我是某次在瀏覽audible時,發現我買過kindle的書,有聲書都變得非常便宜,原本十幾二十幾美元的有聲書都下殺到三、四美元,甚至連《賈伯斯傳》原價三十幾美元,都下殺到三美元。這對愛書人來說是很大的福利,很多書我其實都看不完,但是有了有聲書後,一次運動來回可以聽兩個小時,一下子就把書聽完了。


刻意離開FB一段時間了,上週一位朋友寫信問我:「是不是都去運動了?」另一位朋友問我:「還好嗎?」其實久久上一次FB滿好的,多了很多時間,我也發現好像愈來愈多朋友離開FB了,所以不只我退燒而已吧?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蘋果和谷歌

通常看完一本貼近採訪當事人或公司多年的書,會讓我對那個主角改觀,只不過有的是轉好,有的是轉壞。


《賈伯斯傳》寫得非常翔實,甚至暴露了很多賈伯斯令人難忍的缺點,但看完那本書後,我對賈伯斯這個人的敬意又升高了幾層。


《Google總部大揭密》(In the plex)也是非常鉅細靡遺的好書,內容翔實,甚至有一些笑點(比如他們當初覺得CEO的唯一人選是賈伯斯,那去請達賴喇嘛來當CEO的可能性還比較大。還有兩位創辦人去跟英國女王的老公共餐,吃舒芙蕾的那段也很爆笑)。但是身為Google的重度使用者,我看完那本書後,卻對這家公司(尤其是創辦人)的印象更差了。(所以前幾天其中一人鬧出婚外情,我一點都不意外。)


賈伯斯覺得企業無須詢問消費者要什麼,因為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說雖然很自大,但是他的公司的確發明出消費者原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


相反的,谷歌因為吸收的人才大多有博士背景,又非常重視學歷(書裡有一章提到他們面試非常重視SAT成績和大學成績,即使你已經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也一樣),再加上公司裡是工程師掛帥,書中多次提到他們設計產品時,沒考慮到大眾需求或擔憂的例子(比如Gmail,Chrome,Buzz)。


一般的公司,不管是那一行,通常都是業務最囂張,所以工程師看《Google總部大揭密》那本書時,看到業務在Google裡吃鱉,應該會很爽吧。不過,當一家公司裡有太多工程師掛帥時,就會開發出不太符合消費者的東西。


有些東西也許對理工科來說很直覺,但是對文科人來說並不是那麼直覺。而且當一個公司裡面有太多博士時,那思維也會變得很奇怪。基本上,會想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思維上一定是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沒有貶意),也比較無法理解一般人的需求。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理所當然,但世界基本上不是那樣運作的,不然就不會還有那麼多人使用微軟的產品或買統一的東西了。


我覺得這兩本書都很棒,是想瞭解科技業發展的人都應該看的好書,因為裡頭提到很多科技界重要發明的始末。賈伯斯怕後人對他的想法或理念斷章取義,所以授權出《賈伯斯傳》,但因為整本書實在太厚,很多人都沒看完,所以世界上依舊很多人誤解他,寧可讀一些隨便摘錄他想法的書,也不想把他的傳記讀完。


《Google總部大揭密》則會讓你更瞭解這家公司的發展與經營方式。由於蘋果和谷歌算是全世界財力最雄厚的兩家公司(可以資助內部發明和外部收購),又掌握了最優秀的人才,即使兩家公司最近好像都有點褪色,但未來他們的發展及競爭還是值得期待。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VHS影片


今天整理雜物時,發現上個世紀在美國買的VHS,現在連看的機器都沒有了,還留著做什麼?而且也沒有中 文字幕,送人也沒用。(這還只是VHS的部分,VCD和DVD至少有三四百片吧,真不知如何是好。)


右下角那片卡通,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我大四修日文課買的,我記得那好像是上課內容。


十幾年前買《南方四賤客》回國,是因為台灣還沒播,但實在太好笑了,特別買回來給我弟看。


另外,Mallrats和Clerks是我最喜歡的導演Kevin Smith導的(他的片子都很爆笑),他還有一片很棒的電影是《Chasing Amy》(愛,上了癮),基本上我只要喜歡一個導演或一個演員,就會把他或她的作品卯起來看一遍,例如江角真紀子的電影和日劇,我幾乎很少錯過。


有誰想要這些VHS的話,請告訴我,我可以免費寄送。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伸展運動


本來我運動完後不太做伸展運動,但是看了這篇以後,開始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以前的錯誤觀念,那就是我完全不做拉筋舒展也不按摩舒緩。你問我幹嘛不做呢?其實就跟很多人一樣的想法,我認為「那不重要」,卻不知道疏忽的後果會有多嚴重。

不過試了一些方法以後,我覺得兩種方法效果最好。

一個是類似下面的泡沫滾軸。




另一個是簡單又便宜的Y型滾動工具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美味關係》



我是讀完茱莉亞的整本傳記《Dearie》以後,才開始看《美味關係》(Julie & Julia)這部電影。基本上編劇是把名廚茱莉亞.柴爾德的生平,和另一位作者茱莉.鮑爾的故事合成一部電影(茱莉在一年內,煮完茱莉亞的成名作《掌握法國廚藝》裡524道料理,並在部落格上記錄,後來出了一本書)。


這當然是一部談美食的電影,但與其說這是部美食電影,它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愛情電影(浪漫但不肉麻),描述兩個成功女人的背後有兩位全力支持她們的老公。


男女演員都演得好。梅莉史翠普一如既往,根本是茱莉亞附身,講話和舉手投足幾乎和茱莉亞本人一模一樣。沒看過茱莉亞烹飪節目的人可能會覺得很怪,但你去YouTube搜尋一下她古代黑白的烹飪節目,就會發現她演得像極了。


另一位女主角艾咪亞當斯則是甜美到讓很多人看完電影後,直接去買書(但anobii上惡評如潮)。導演Nora Ephron導得更好,她本身就是美食家,又擅長浪漫電影,把食物和愛情結合得恰到好處。


看DVD的好處是有精彩的幕後花絮(他們為整齣戲蓋了十四個廚房!!!法國的場景很多是在紐約拍的)及演員、編劇、導演現身說法。如果說整部片是四顆星,幕後花絮又為整片添加了一顆星。


當初看茱莉亞的傳記時,雖然全書也是在講她非常特別的生平(二次大戰期間在中情局服務,期間曾待過四川,喜歡中國食物。三十好幾才開始學做菜,後來成了美國的傅培梅),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夫妻倆的關係,簡直是天作之合。


茱莉亞在遇到保羅以前,她可能已經覺得寧缺勿濫,大不了當一生的老處女(尤其在我阿嬤那個年代,三十幾歲還沒結婚,大概也嫁不出去了)。而保羅歷經之前的情傷以後,可能也沒再想過會遇到更好的女人。但是緣分就是那麼奇妙,讓他們兩人在二次大戰期間相遇、短暫分開又再次相逢。茱莉亞自己也說,要是沒有保羅,就沒有她那樣風光的一生。基本上那本傳記是他們兩人的傳記,沒有保羅,就沒有茱莉亞。


我應該找機會把導演Nora Ephron的書和電影都看一遍,她真是難得的才女,可惜去年過世了,只能緬懷舊作。


另外,茱莉亞為了排解毫無目標的生活,與友人合寫那本食譜,辛苦實驗多年,終於寫成,也改變了她的一生。茱莉為了掙脫生活的低潮,完成一年524道料理的壯舉,因此擺脫低潮,也開創了新的人生。當人生陷入低潮或無解時,記得給自己訂一個看似瘋狂的目標,也許會因此開出意外的成果。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長壽超人



厲害的老婆婆,放上來勉勵自己。


去年在運動還沒變成習慣以前,偶爾會想要偷懶,但很巧都在那個時候讀到或譯到很勵志的個案,讓我繼續堅持下去。


有人說習慣的養成需要二十一天,但我覺得運動習慣需要更久的培養時間。不見得需要天天運動,但至少要培養三四天不運動、就覺得不太對勁的習慣。


在還沒養成習慣之前,多看一些實例是幫助自己堅持下去的方法。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TED與我

最近一兩年接的書,和TED影片很有緣。有時候覺得冥冥之中那些書也在引導我人生的方向,在我覺得心煩意亂時,讓我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這三本書都還沒出版,這裡先放上影片,第三本有關醫療的書對我影響最大,尤其是在世局紛擾下,看完狗屁叨糟的新聞時事,對人性感到失望以後,每每在翻開此書時,又對人性產生一些希望。它也讓我想起多年前看的《搶救心跳:心臟名醫羅恩的治療藝術》(The Lost Art of Healing),同時勾起我多年來對中醫的興趣(雖然那本書講的是西醫,但提倡的是慢療法和人性)。



不知為何,從小超愛中藥味,以前連住大學宿舍都會燉中藥,後來出國兩年,在美國中西部比較難取得藥材,還請中藥房把中藥製成中藥丸帶出國。回國後,即使上班很忙,我還是會自己燉中藥,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前陣子運動時,經常經過一家很奇妙的中醫診所,外觀看起來像藝廊,裡面生意超好的,結果上網一查,才發現那是全台知名的中醫診所,聽說很多人遠從台北下來,還有黃牛排隊掛號,網路上還說「每天有限額看,現場掛號:有人前一天晚上8:00去那等隔天8:00掛號看病,也有人請工讀生1000元去現場排隊掛號,當天現場掛號5分鐘就額滿。」



這又讓我想起多年前,慢性蕁麻疹困擾我好幾個月,於是我在朋友的介紹下,在台北看某位超超超有名的中醫師。我冬天早上五點多去排隊(天冷起床很痛苦),結果已經有一些人在排了。他不看健保,只看自費,看一個患者的時間大概不到五分鐘(先由徒弟問診,大師只看三四分鐘)。但是那位大師應該是我這輩子見過氣色最好的老人吧,好到我覺得他簡直像個神仙似的,相貌相當祥和,氣色紅潤。不過,最令我震驚的是,去年竟然在新聞上看到他過世的消息,才七十二歲,我以為他會活一百歲啊。


廢話不多說,來看影片。






Victoria Sweet - The Efficiency Of Inefficiency


後記(2013/9/7):

昨天另一位作者也貼出TED演講,這本書將在幾天後出版。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挺身而進》(Lean in)

前年翻譯《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以前,其實對她不是很熟悉,只知道她好像運氣很好。但我們往往看到人家幸運的地方,不知道別人背後經歷過或努力過什麼。

她的學經歷確實非常傲人(哈佛經濟系和MBA,麥肯錫,世界銀行,財政部,谷歌,臉書),再加上她有恩師一路提拔,感覺平步青雲。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她的恩師桑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也是目前聯準會主席的熱門人選)為何那麼願意提攜她。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裡有稍微提到一點點:

桑默斯接受《紐約客》訪問時提到,他曾叫桑伯格去研究一九一七年俄羅斯抒困案的成效:「多數學生的作法,是到圖書館翻閱一些談俄羅斯歷史的書,然後回來告訴我,這個議題可能沒辦法研究。桑伯格的作法是聯絡理查.皮佩斯。」皮佩斯是哈佛大學的史學家,專門研究俄羅斯革命,「她找他談了一個小時,記了詳細的筆記。」隔天讓桑默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你可能以為她的履歷那麼耀眼,找工作應該很輕鬆。在《挺身而進》(Lean in)裡,她寫道,她離開財政部後,轉往矽谷找工作,本來她給自己四個月的時間找工作,結果找了快一年,碰壁不少,後來進入當時規模還小、大家最不看好的谷歌。

說起來,我跟她的緣分不只上面兩本書,在另一本九月要出版的書中(書名未定),她又出現了。經過谷歌和臉書的鍍金,她的財富也大幅飆漲,那本書是探討富人致富的各種方式(桑伯格是歸在「應變類」裡,因為她加入谷歌和臉書都是在大家不看好的時候)及貧富差距的隱憂(等書出版再詳細介紹)。

我覺得《挺身而進》不僅適合女性看,裡面提到的一些職場應對經驗,其實男女都適用。這本書在尚未出版以前受到的批評,可能跟虎媽那本書不相上下,因為很多人未看先批評,或是斷章取義。以她的知名度和財富,其實已經不需要藉由出書來成名,但她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用書的收入成立基金會,幫助其他女性,我覺得相當難得。

這本書也曾獲得麥克・路易士的推薦,希望您也喜歡。有興趣可參加出版社的試讀活動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Jackie Warner

去年的運動主要是以室外快走一萬步和DVD輪替,DVD主要是跟著鄭多燕和Jeanette Jenkins做,效果都不錯。


後來覺得鄭多燕有點不夠力,改換成Jackie Warner。Jackie的DVD真的很適合訓練肌肉,每次做完都流汗流得很痛快,本來我只有兩片:Power Circuit Training30 Day Fast Start。都可以做足四十分鐘,啞鈴也從剛開始一手五磅,換成一手三公斤。


這幾天從Amazon寄來的Xtreme Timesaver Training,整個把我打回原形,挑戰第三次才真的做完。上網一查,才發現這片真的比較操,很多平常有運動習慣的人都做不完(基本上Jackie那種身材根本是外星人)。


傳記

上圖是幾年前翻譯《佛洛依德與納粹》以前,為了多了解這位老杯杯而買的書(翻譯完後,終於瞭解他不是怪怪又色色的老杯杯)。

中圖是為了未來某本書先做功課而買的書和DVD,我很喜歡傳記類的翻譯,基本上是個傳記控。

下圖就是前陣子因某本書的作者大量引用珍奧斯汀的作品而蒐集的書,其實我完全不是珍迷,也希望以後不要再遇到了。


(最上面的DVD是她當初主持煮菜節目的復刻版)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近期工作三兩事

一直以為我這輩子可以不需要瞭解Android,但有時候,工作就會逼你去瞭解一些生活中不會碰到的東西,這應該是件好事。雖然不是果粉,但是iPhone用起來很習慣又簡單,完全沒有理由想要更換。


前幾天突然想到,每年似乎都會買到一種讓我覺得物超所值、受用無窮的電子產品。2008年是Toshiba R500羽毛機,2009年是kindle,2010年是iPhone,2011年是九陽豆漿機,2012年是Sonicare電動牙刷,但今年到現在還沒出現。(iPad沒在裡頭,因為我覺得iPad不適合文字工作者。如果我不是文字工作者,或許會覺得它很方便。我現在覺得,與其買iPad,還不如買台Mac Air。)


另外,工作也會逼我接觸比較老的英文,這對我來說真是千百般不願意(之前提過了還不只一次)。最近不知怎的,又經常在書中碰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於是想起買中譯本的念頭。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大一經濟學的老師幫某版《國富論》寫了序,他說:


記得剛進入台大經濟系,我就興沖沖的到圖書館借來原著(當時還沒有通俗的譯本),想一窺這個號稱「經濟學之父」的代表作。結果看來看去看不懂,不久,忙別的事就把它忘了。一別三十年之後,我才認真重讀《國富論》,而且赫然發現,亞當.史密斯是在五十歲時完成這本巨著,就是我讀它的年紀。


古文真的不是那麼好理解,所以幾個月前某出版社找我翻譯珍奧斯汀時,我就推辭了,我知道自己沒辦法譯得比市面上其他版本好。不過,說到底,我對non-fiction的愛比fiction多很多,這點跟多數譯者剛好相反。我覺得non-fiction裡學到的知識比較多,也比較適合我資訊焦慮又愛查資料的性格。

======

8/8 後記: 原本以為《國富論》這種十八世紀的古書又厚又貴,應該沒什麼人看,沒想到收到書時,發現版權頁寫26刷。更誇張的是,我的anobii上竟然有10位鄰居有這本書,大家平常都啃那麼硬的書啊。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投資類書籍

上個月,一家合作多年的出版社突然說公司內部做了組織調整,未來會大幅改變出版策略,所以要收回已經簽約的書。由於那本書還沒開工(即使開工了,他們也會補償我已經翻譯的部分),所以當時我回信謝謝編輯告知。


上次發生類似的事,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所以我覺得有點不太妙。過了幾週,編輯說她要離職了,因為公司的出版事業暫停,我覺得很遺憾,又少了一家合作多年的好公司。


這家公司說起來不僅付款快(都是一次付清),出版的書也讓我受惠很多。如果說我在投資上有什麼斬獲,大概都要歸功於這些年來持續翻譯他們的書,讓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犯一般投資人常犯的錯。就像投資高手肯恩・費雪說的:「投資績效要好,三分之二靠的是避免犯錯,三分之一靠的是投資正確。」


很多投資書會一直強調同樣的道理,一般投資高手除非持續複習,不然也很容易陷入人之常情,犯下常見的錯誤(買低賣高說來容易,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


我比較幸運的是,翻譯的同時,書也一再提醒我同樣的事,所以危機入市,或是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時,你應該貪婪;別人貪婪時,你應該恐懼。」對我來說容易許多。


我一直很喜歡翻譯投資類的書籍,希望將來可以持續多接這方面的工作。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性格


從書脊猜得出來這是誰的書嗎?( 書脊上是寫:「六年級最暢銷女作家,都會女子的極致書寫。」)

在屏東的誠品書店,找了很久,終於找到它。要不是因為作者的另一本書放在旁邊,我根本不知道這是誰的書,這樣的包裝很失敗啊…..orz

打開才發現外面那層是書套,而且還有作者簽名在裡面。

之所以難得跑一趟書店(比網路書店貴近60元啊啊啊),是因為今天一大早,多年的朋友夢小姐稍來一封信:「最近在看劉梓潔的此時此地,好幾個地方她說的話都讓我想到妳.......要不是我知道劉梓潔是真有其人,有時候看到她某些句子會覺得是妳躲在後面說話~」

我一看,興趣馬上來了,上次有人跟我講類似的話是幾年前。不過,說來有點丟臉。

幾年前我送兩本譯作給兩位不同的朋友,其中一位是沒看過我、也沒講過話、只有通過信的網友,一位是當時的男友,然後他們都說,看那書,就好像在聽我講話。

基本上,我覺得這樣的譯者是不及格的,譯者應該是隱形的,怎麼會連沒跟我說過話的人都覺得那本書簡直是我寫的。況且我都是譯知識類的非小說,怎麼還會有這個問題,為此,我自己檢討了很久。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訪問翻譯家周克希,記者問:「不同性格的作家寫出的作品風格也不同,譯者的性格對翻譯作品是否會有影響?」周克希回答:「性格對翻譯難免會有影響。但好的譯者,多多少少會是一個性格演員,而不一定以本色出演。」

所以是性格問題嗎?

夢小姐:「妳會不會看完決定跟我翻臉~」
我:「哈哈哈,我大概可以猜出妳是指哪部分,的確很像。」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回春

會知道《逆時針:哈佛教授教你重返最佳狀態》這本書,是因為看了《The As If Principle》的最後一章提到這本書的返老還童實驗。後來BBC的電視節目為了驗證這實驗的真假,找來老明星重新實驗一次,效果非常驚人。於是我又更好奇了。

看完這本書後,覺得收穫不少,如果你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延緩老化,或想瞭解怎樣的退休生活更好(例如住老人院有什麼缺點),都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

我覺得光是開篇的實驗就很吸引人。他們找來兩群老人,讓他們回到過去,觀察讓時光倒流對身心的影響(詳情可參考逆時針那本書的簡介)。

看完這本書後,Amazon又推薦另一本同名書《Counterclockwise: My Year of Hypnosis, Hormones, Dark Chocolate, and Other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Anti-aging》給我,這本又更有趣了,是作者自己親身實驗各種抗老方法,我對這種實驗書最有興趣了。

書介中提到"She tries Tabata training, calorie restriction, a diet centered on 20 superfoods, 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ypnosis to achieve a youthful mindset, and much more."

這是我最近第三次聽到 Tabata training,有朋友試過這種訓練方式,他說效果很好。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索羅斯

一本書裡看到這段文字:

索羅斯在金融風暴前一年,參加一場餐會,現場二十幾位華爾街大咖,只有他和另一人覺得風暴快來了。回家後,他馬上重回江湖(本來他的量子基金主要是外包給外部經理人操盤,只有少數幾位內部經理人,他自己完全授權,不太管)。

他沒有改變經理人的投資部位,而是自己另設一個帳戶,幫所有的經理人避險。

最妙的是,因為他已經離開江湖很久,對每家公司已不熟悉,無法選股,對信用違約交換之類的衍生性商品更是一無所知,所以他是以最簡單的SP期貨和ETF避險,結果2007年和2008年的績效都是名列前茅,而他已經八十幾歲了。

另外,在《犬狼之間的時刻》裡,索羅斯曾坦言,他自己很依賴所謂的動物本能:「我積極操作基金時,老是腰酸背痛,劇痛開始發作時,我把它當成投資組合有問題的訊號。」


他真是很妙的人,我想找時間好好研究他。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幸運與努力

最近一年看的幾本書中,發現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

成功的人通常都說自己很幸運(例如賈伯斯、威普洛的創辦人Azim Premji、臉書的營運長Sheryl Sandberg等等),失敗的人都說自己很努力。

至於努不努力,真的不是自己說了算。

這又讓我想起Michael Lewis的演講了

椰子油活體實驗

大概是去年秋天開始,我停止購買市面販售的乳液,改換成有機椰子油,就這樣從秋天擦到了夏天,原本冬天因為皮膚太乾而抓到發紅的現象完全消失了。


到了夏天,覺得有點悶,所以停了幾天,沒想到因為天氣太熱,我的小腿又開始抓到發紅,甚至抓到有點破皮,後來連續擦了一週以後,也是完全好了。


我想我這輩子應該不會再買任何乳液了。網路上有很多椰子油妙用的相關資訊,不過我只拿來當乳液擦身體,還無法克服直接飲用或油漱的心理障礙(不過之前聽一位朋友說,她突然冒蕁麻疹,每天喝一匙,兩三天就好了)。


至於購買的地方,我都是上PCHOME買,上面有不少種類,由於產地不同(有的是菲律賓,有的是斯里蘭卡),所以香味不太一樣,我覺得每一種都可以試試,找出你最喜歡的香味。剛開始我是一罐罐買,現在買久了,我都是買一整箱比較便宜。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Facebook in Real Life


人名發音

網路上有幾個網站可以查人名發音,例如:

http://inogolo.com/
http://thenameengine.com/
http://pronouncenames.com/
www.forvo.com/
http://pronounce.voanews.com/
https://www.howtopronounce.com/


通常這些網站查不到時,我會上Youtube查有沒有相關的影片,那人可能接受訪問,訪問者至少會以正確的發音介紹受訪者。

剛剛我發現另一個網站,他也把影片列入搜尋結果。
http://www.omnilexica.com/pronunciation/?q=Salman+Khan#.UcVEWfk3Akp

其他常見錯誤英譯

英                     正確                                      錯誤
Graham             葛蘭/ 葛蘭姆                       葛拉罕/葛拉漢
Druckenmiller    莊肯米勒                             德魯肯米勒
Zuckerberg        佐克伯∕扎克伯∕薩克伯         祖克柏
Singh                 辛                                         辛格
Sheryl                雪柔                                      雪莉∕謝莉爾
Peter Thiel         彼得‧提爾                            彼得‧泰爾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綠野仙蹤


以0.99美元的價格(不知是否為會員價)買了綠野仙蹤的有聲書,是安海瑟威朗讀的,一人分飾N角(N>10),超厲害,有時可以五個角色同時對話。

長大後再重新看這個故事,覺得更有意思了,安海瑟威演獅子的聲音實在太好笑了。

稻草人:「我想要的不是心,而是腦袋,一個傻子就算有了心,他還是不曉得該拿那顆心怎麼辦。」
錫人:「我要心,有了腦袋並不會讓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所以錫人真的是傻子,有心不見得會幸福,也會痛啊,傻瓜。


奧茲幫稻草人裝上摻了許多針和釘子的腦袋後,
錫人問:「那些從你頭上冒出的針和釘子是怎麼回事?」
獅子說:「That is proof that he is sharp。」
實在太幽默了。

延伸聆聽:其他好萊塢明星朗讀的有聲書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搶救爛中文(1)


當大家都覺得隨便翻譯也無所謂時,「遺產」總有一天會變成legacy的通用譯法。

遺澤或傳承應該是比較好的譯法吧。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所謂人脈


看到最近某位有錢人又在強調人脈有多重要,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篇舊文《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大推!),以及前陣子在書中看到的一段話:

我想我們給了年輕女性錯誤的訊息,我們不應該再告訴她們:「找個人生導師,妳就能出類拔萃。」我們需要告訴她們:「只要妳出類拔萃,就會有人生導師。」

基本上,貴人只想幫助有潛力和努力的人,與其汲汲營營累積人脈,不如好好努力提升自己。

http://forum.inside.com.tw/viewthread.php?tid=936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賈伯斯的遺澤

《賈伯斯傳》裡寫道:「他一度設立基金會,並請人來管理,後來發現,每次跟這個管理人打交道就頭痛。那人總是喋喋不休地提到做慈善事業的創新方法,或是讓捐獻出去的錢財或物品發揮『槓桿效應』。賈伯斯討厭為善亟欲人知的人,也不喜歡聽什麼慈善事業的創新做法。」

對一個只領年薪一美元,每天都穿一樣,住得很儉樸的人來說,想也知道他不會吝於捐出財富,只是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大聲嚷嚷自己做了什麼善事

前陣子因為看了影片《賈伯斯遺失的訪問》(大力推薦!!),那訪問是在他回蘋果之前做的,裡面提到一些事情剛好《賈伯斯傳》裡也有,我才突然想起那本書我還擱著沒看完,所以後來利用聽有聲書的方式,終於把它聽完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賈伯斯,喜不喜歡蘋果,只要你對科技有興趣,真的應該好好從頭到尾看完那本書,他真的是個瘋子,個性非常不完美,但是因為有那樣的瘋狂,才有insanely great products。

另外,那本書也讓我對很多人感興趣,一個是作者的其他著作,我覺得他真的寫得很翔實,應該沒有多少聖人能忍受那樣翔實的傳記(這點你不得不佩服賈伯斯和他太太的大方授權)。第二個是蘋果的共同創辦人,所以我也聽了iWoz的有聲書(對科技有愛的人,應該會更喜歡這本)。第三個是比爾蓋茲,我覺得他和賈伯斯一樣天才,但他的家庭教育顯然是比較成功的,所以我去看了他老爸寫的書《Showing up for life》(有中文版,但不要被中文書名誤導了,那其實是一本很好的書)。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This is water

「但是這樣的生活,你有機會做選擇,你可以選擇要用什麼樣方式思考、什麼事情要花心思去注意,因為如果不這麼做,你只會陷入無窮的沮喪當中。」

延伸閱讀:你從不會意識到的現實生活-This is Water


選擇的自由


「我知將死」——安樂死女士最後的旅程記錄

這和名作家Terry Prachett的記錄片很像(那片會哭死你)。比起買靈骨塔,存錢讓自己有這種選擇似乎更重要。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Black like me 黝黑如我


第一次在書中讀到這個真人實事時,我全身起雞皮疙瘩。

1959年,美國的白人記者John Howard Griffin為了反抗種族歧視,和一位專業的皮膚科醫生合作,使用人工色素、藥物、日光燈照射法,把他的白皮膚變黑。變色完成後,他剃了頭髮,因此在一般人的眼中,他看起來跟黑人沒什麼兩樣。接著,他以搭公車或搭便車的方式,遊歷美國南部幾州,親身會黑人平日感受到的仇恨和歧視。

後來他寫了一本暢銷書(沒想到台版封面那麼有趣,可惜已絕版),2010年美國出版五十週年紀念版,之前也拍過電影。

我讀到他的故事時,震驚到馬上下單買書來看,看完後也震驚了很久(我是聽有聲書的,Ray Childs朗讀,那應該是我聽過的上百本有聲書中,朗讀最棒的一本,太有感情了)。


亞馬遜有一則評論寫得好:(by Alex Malinovich)
"As a white male, I've always been offended by the term 'white privilege', because it implies that I somehow didn't work for what I have. But having read this, I can finally appreciate it. My 'white privileg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 not working hard and not deserving the things that I have accomplished. I have worked hard, and I do deserve those things.

But these are things that blacks n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o. No matter how smart they were, no matter how well dressed, or well spoken, no matter how *white* they tried to appear to blend in, they would never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prove themselves on their own merits. Their opportunities were taken away before they ever had a chance to even attempt to do grab them."

這裡有一些實際的照片:http://playingintheworldgame.wordpress.com/2012/07/09/john-howard-griffin/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運動的美好


這張照片是去年11月拍的,距離開始運動的5月初,大概是開始運動的半年後。

現在的家私當然不只這樣,花了很多錢,但是健康無價。不過,要說我這不到一年來的最大體悟是,運動真的要找適合自己的,才能長久,養成習慣,讓你每天期待運動的那一刻(不過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週運動三四次的效果比天天運動更好)。

我試了很多DVD,不下30片,連芭蕾、太極、瑜珈、皮拉提斯都試過了,但我發現有些運動就是不適合我。

例如皮拉提斯和瑜珈,每次做完都覺得不太舒服(可能是姿勢不對);太極實在太慢了,我比較適合太急;PTT超紅的健身腳踏車,雖然可以一邊看影片一邊騎,但我覺得只運動到腳,感覺很不扎實;國外非常紅的Julian Michaels和Tracy Anderson,我跳了一次不太喜歡,第二次就決定把她們打入冷宮。

剛好今晚有朋友要我推薦喜歡的運動DVD,我就整理了一下,但我還是要說,一定要找自己喜歡的運動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