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三體

我本來是聽《三體》英文版有聲書的第一集,因為英文版只有一集,第二集尚未出版,所以又買了繁體中文版。英文版翻譯得很好,只不過我翻開繁體中文版時,嚇了一跳。英文版第一章卻是中文版的第七章????

於是,我上網搜尋,才知道「大劉(作者)在科幻世界連載三體的順序是,先葉文潔後汪淼,而出書的時候是先汪淼後葉文潔;可能英文版是遵循連載時的順序。」

後來我發現對岸有人錄製免費的中文版有聲書(但唸得很慢),中文版有聲書(手機app搜尋有一堆)和簡體版電子書的順序都和英文版一樣,基本上順序不影響故事的理解。

看完書後,再上網搜尋,發現對岸真是剪接人才濟濟,竟然有人剪接出影片,我不得不說他們真的很厲害。書本身的敘述有點拖沓,但整體概念滿有意思的。

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國中時有段時間很愛看倪匡,印象中倪匡的文筆比較好(二十幾年前的印象),但倪匡的故事結構沒那麼宏大,三體一看就是理科男才寫得出來的東西。其實我不是科幻或奇幻迷,所以也無法拿三體跟其他同類型書籍相比,但是從科幻新鮮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很不錯的作品。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讀書心得】The Upstarts


作者的上一本書是寫Amazon的歷史(《The Everything Store》,中文版因改版而有兩個書名《什麼都能賣!》和《貝佐斯傳》),那本書寫得非常精彩,所以我看到他出新書,馬上就下單了。

這本書是介紹AirbnbUber的崛起始末,雖然我對這兩家公司沒什麼興趣(我是飯店控,覺得住民宿或搭別人的車好像在打擾別人,我是個非常怕麻煩別人的人),但我覺得他們的歷史滿有趣的。

這本書非常適合想創業的人看,裡面不僅介紹這兩家公司,還提到一些類似的新創公司、但失敗的例子,以及他們失敗的原因,我覺得失敗的例子比那兩家更有趣。

書裡有句話很有意思:




前幾天看到很多人在轉發一篇文章,靠北「想要測試一個人能不能做大事,就請他從幫現場工作人員訂便當開始」,讓我想起這本書上提到的故事:美國最大的網路訂餐系統,是某個在律師事務所專門幫大家訂便當的小咖開發出來的(其實他後來也開發出類似Uber的東西,但在紐約被黑社會恐嚇,說要殺他全家,他比Uber還早開發,但因為被恐嚇,只好作罷,眼睜睜看著Uber起飛。)我雖然不認同訂便當可以訓練一個人,不過任何事情是否真的無聊或是爛缺,其實看你的心態和腦筋而定。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韓文學習 Part2

學完韓文四十音幾天後,才看到這兩支影片,我覺得根本是天才。




另有佛心米國人提供的免費教材和語音檔,覺得從米國人的角度學習也很有趣。

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80歲的最炫東北人王德順說:「潛能是可以被挖掘的,當你說『太晚了』,一定要謹慎,這可能是你退卻的藉口!」

這句話完全可以拿來當《Peak》的宣傳標語。

這本書比《恆毅力》更深入探討「刻意練習」的重要。原文版和《恆毅力》差不多時間出版,但繁中尚未出版(不是我譯的),簡中出版了(《刻意練習》)。

兩本都舉了很多實例,也都提供了方法,非常推薦家長閱讀,我覺得很勵志。

延伸閱讀:
【書評】成大器必先刻意苦幹:"Peak" by A. Ericsson & R. Pool

p.s. 去年12/28開始自學韓文,每天一點點的結果,今天終於把《韓語就該這樣學!韓語40音不會怎麼行!?》學完了,不得不再次推薦這本書,有DVD實在太好了,講解風趣又清楚,比去上課還棒,決定把魯水晶老師的書全部買回家。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學三次終於上路的韓文:韓文學習(Part1)


我是一個說好聽「有行動力」,說難聽「三分鐘熱度」的人。
想做什麼,我會馬上行動,不會等什麼過年才開始。


說到學韓語,十幾年前剛辭職當自由工作者時,曾經報名學過一期,那時是去某大學的城區部上課,一班大約五十幾人,我上幾堂就不去了,一來是我覺得大班制效果很差,二來是韓語發音有些很接近,但老師唸起來都差不多,我覺得非常困擾。


第一堂課時,老師曾問全班五十幾人來學韓語的原因,大致可分三種:對韓國影藝感興趣、交韓國男女朋友∕嫁娶韓國人、在韓商上班。全班只有我毫無目的,我純粹只是有語言學習狂熱,一直很想知道韓文那些〇〇XX文字是什麼意思。再加上很多人說會日文學得很快,所以我一直很想學。


十年前敗興而歸後,2012年5月我又再次興起念頭,買了書來自學。那時起心動念其實是因為年初陷入人生低潮,後來五月終於低到谷底,頹廢夠了,開始運動,也興起學新東西的念頭。但結果是運動習慣持續至今(真是可喜可賀),但是那幾本書連翻都沒翻開,後來也不知丟到哪裡了。



四年後的今年,韓國發生了很多事(例如閨密干政),看到新聞一直覺得如果會韓文該有多好。其實我對韓國影劇毫無興趣,原因不明,所以學習韓文的動機一直不是很強。直到前幾天兩件事終於又激起我的學習魂。

一是讀了這篇文章,文中說:「剛學的時候,建議不要在發音上龜毛太多,不然只是在浪費時間,練久了自然就會聽得出來有些特定發音的細微差異。」

我覺得這是我多年前第一次學就放棄的原因,一開始真的很想分清楚,但就是分不清楚。

二是孔劉你會不會太帥了?


所以我開始照著上面那篇文章自學,又買了新書,後來發現這本真的很讚,有DVD,比去上課還清楚,所以我順利踏上了學韓文之路,每天起床先學一點點,再開始工作,目標是去北韓旅遊 XDDDD。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The Undoing Project》

Donovan: Do you never worry? Abel: Would it help?





上面那句話是出自Michael Lewis的新書《The Undoing Project》(這裡可以試聽試讀

前天聽Bloomberg View訪問作者,裡面聊了他寫過的幾本書,他說為了寫這本書,他整整說服了康納曼五年,康納曼起先非常不願意。

等他要開始寫時,反而他自己有點害怕,他訪問了很多人,覺得自己對心理學和以色列不是那麼熟,或許應該找《引爆趨勢》 的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來寫(另一位我最喜歡的非小說作家),但後來又覺得他為了這本書融入那麼深,捨我其誰。

這篇書評是兩位重量級學者所寫的,他們本來也有點懷疑路易士如何把他們的領域寫好,結果發現"Lewis accomplishes this in his usual way, by telling fascinating stories about intriguing people, and leaving readers to make their own judgments about what lessons should be learned"


我覺得他真的很會講故事。如果你對行為心理學感興趣,千萬不要錯過,但如果你對心理學不感興趣,也許會覺得有點失望。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作者總是有辦法把難或無聊的東西講得簡單易懂又很有趣。這點從《大賣空》把2008年金融危機始末以及《快閃大對決》把暗池交易寫得一讀就懂,就可以看出他的過人功力。

看完就會明白,為何一個心理學家會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基本上,這是兩個異性戀男人相愛的故事,最後一段實在太會寫了,結尾那句更是巧妙。作者說他剛開始寫書時,最後一句已經想好了。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2016年底回顧

(有聲書突破400本)

硬是等到前天Michael Lewis的《The Undoing Project》上市,看完以後,才決定今年看過的年度推薦書。

今年同樣是看了上百本書,其中最喜歡的四本書是:
1. Grit
2. Chaos Monkey
3. Eat, Pray, Love(出版十年才第一次看,看完後爆出作者轉性愛女人的消息,期待她寫出來)
4. The Undoing Project(對行為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Timothy Ferriss的新書有出有聲書,或許也會進入我的個人榜,那本《Tools of Titans》的主題實在太吸引人了。

今年時間很有限,但為什麼看了上百本書,原因是大多是為了工作做功課,比如今年看了很多物理書,現在已經看得懂量子力學。今年也看了很多科學家的傳記,同樣也是為了工作做功課。

整體來說,今年其實過得很兵荒馬亂,但也算豐富:
1. 兩本書害我白譯了二十萬字,而且沒有稿費(我已經不想再談這兩件鳥事)。
2. 接觸了以往沒碰過的幾個主題,查資料很累,但收穫很多(如果被工作搞得七葷八素,你依然熱愛那份工作,那表示是真愛)。
3. 因為這一年來一直睡不好,看到這篇以後,開始吃維他命,不然我其實是很排斥吃維他命。
4. 開始自製優格。
本來是每個月花2000多元買優格,一直不想自製是因為太懶,也怕毒死自己,又不想買機器。
後來看到網路上有人介紹一種不需要機器的方法,嘗試之後,發現跟外面買的一模一樣。做了幾次以後,膽子大了起來,甚至開始自己養起克弗爾菌(口感比外面酸,但我正好覺得愈酸愈好)。
另外,朋友也送給我韓國的優格菌種,口感也很棒。基本上無論是克弗爾或韓國菌,都是懶人的好朋友,只需要放在常溫下,加入牛奶,靜置幾小時或一天就好了,所以優格開銷馬上縮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只需要買鮮奶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