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十年

又到了把自己歸零,重新出發的時間,也許我真的該退休了,好好沉潛過簡單的日子。今年底是我當專職譯者滿十年,非常懷念十年前剛離開上班族的第一年,那時才剛踏入翻譯界,完全沒有人脈,案子很少,生活過得非常簡約,卻是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

今年一直在趕稿中度過,除了年初和年中眼睛又出問題以外,
這邊要補譯五萬字附註,
那邊要補譯三萬字附註。
這裡有教科書要補譯幾百頁投影片,
那裡有書要補譯宣傳影片的字幕。
這裡有書要補譯各界讚詞。

我對五萬字編輯說:「妳確定真的要譯嗎?本文已經四十萬字了耶?」她說:「合約說要譯,我會把字體縮到很小。」(但是連原文書都沒有附註,我是去網站上下載原文的附註來譯的。)

三萬字編輯說:「因為附註很重要,所以要譯。」(但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啊,其中有一章一萬字,但附註多達五千字,還引用佛教《法集要頌經》和道教的《太上感應篇》,查得要死。)

這些補譯當然都有稿費,但時間不夠用,於是骨牌效應就產生了,畢竟不是補譯兩三千字而已。

這一年我把幾家雜誌稿都停了,每個月編輯還是會很好心問我能不能接稿,我都說:「可能下個月吧。」但下個月又冒出需要補譯的新東西,感覺我下半年幾乎都在忙著補譯。

我的眼睛其實已經無法再以以前的速度工作,退場機制已經準備好了。這幾年來,每一份工作,我都當成最後的工作看待,我希望即使以後無法再合作了,但至少我交出的稿子是編輯不需要改稿的東西。

有些願意等好稿子的編輯,今年幫我調高稿費了,接到消息時,整個人淚流滿面。


今天又發生了一些事,想了很久,特別懷念以前的時光。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茱莉雅的好時光(譯後記)


譯完一本十幾、二十萬字的書,通常會白了幾根頭髮,譯完這本近四十萬字的傳記後,卻讓我的心境至少年輕了五歲。這本書曾經和我擦身而過,又回到身邊,緣分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

這一切要從2012年說起,年中,A出版社的編輯寫信給我,問我有沒有意願審這本書。那位編輯跟我很熟,她知道我很喜歡看傳記,所以問我有沒有審書的意願。我很愛看書沒錯,但從小很怕寫讀書心得,再加上那時很忙,只好婉拒了。

2013年,大塊出版社的編輯寫信問我有沒有意願翻譯這本書,我那時覺得緣分很妙,欣然接下這個案子,後續的過程若要用三言兩語帶過,那就是:我總共哭了三次(正確地說是又哭又笑,因為茱莉雅是很妙的人,先天就是耍寶的料),第一次是簽約後聆聽有聲書,第二次是翻譯,第三次是潤稿。

為什麼我說翻譯這本書讓我至少年輕了五歲呢,因為茱莉雅的人生實在太勵志了,她三十五歲才開始學烹飪、學法語、學很多東西,她一本食譜寫了八年,中間歷經了許多出版的波折,一般人在面臨那些障礙時,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但她不是,她是卯足了勁,一路向前衝,從完全不會煮菜到變成一代廚神,從三十五歲一路衝到九十幾歲。歲數完全不是問題,人生四十才開始。

如果你喜歡電影《美味關係》,你會更喜歡這本書。如果你不認識茱莉雅,或對她不太熟悉,這本書會讓你徹底認識她,並從她的人生獲得很大的啟發。如果你覺得自己年紀不小了,卻一事無成(事業也好,感情生活也好),這本書會帶你很大的勇氣。

書裡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有鶼鰈情深的愛情,有令人心酸的家庭糾葛,有相知相惜的動人友誼,還有回饋社會的無私大愛。

在接譯這本書以前,我只聽過茱莉雅這號人物,但對她不是很熟悉,所以第一次聽完有聲書後,我找了她的相關書籍來看,看了電影《美味關係》,也看了複刻板的《法國大廚》節目。《美味關係》讓我相當感動,《法國大廚》則是讓我哈哈大笑,這也難怪書裡提到,連幫派大哥都是茱莉雅的粉絲。

翻譯一本四十萬字的書,對譯者來說是一場無盡的馬拉松,譯到最後通常已經恨不得趕快結束(我譯過六十幾萬字的小說,譯到最後只想拔光作者的頭髮),但是翻譯這本書到最後,反而非常捨不得,明明已經累得半死,卻覺得「啊,什麼?!她九十幾歲就走了啊。」我一點都不想拔光作者的頭髮,甚至寫信去感謝他寫了那麼精彩的傳記。

作者說,如果要他花那麼長的人生去幫一個人寫傳記(這本寫了四年,上一本披頭四傳記寫了九年),那個人的人生必須相當勵志,提供無限的啟發才行。這本書之所以「才寫」四年,是因為茱莉雅把她的書信(八十五大箱)全都捐給了圖書館和博物館保存,她先生和雙胞胎弟弟「天天」通信,連續三十幾年,那些信也都完整保留了。再加上茱莉雅後半生幾乎都是跟比較年輕一輩在一起,那些親朋好友都還在世,連當初發掘她、後來合作三十幾年的編輯也還活著(編輯Judith Jones的故事也很勵志),訪談比較容易。

我很幸運能接到這本書,很幸運至少看了三次,每一次感動的地方都不一樣,也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更多人勇氣和活力。


p.s. 如果你看全書的1/4,覺得好像很普通,那是因為茱莉雅三四十歲才發跡啊,正因為前面平淡,後面整個火山爆發時,威力更大,而且你需要瞭解她的家庭背景和家人,才更能瞭解她的不凡。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Pimsleur French


Audible時常有折扣活動,例如買一送一之類的,有時會特別划算。前陣子剛好各種語言的有聲書在特價,我很好奇那種有聲書的效果如何,所以買了Pimsleur French Phase 1的兩個單元。


這個系列有Phase 1~ 4。Phase 1裡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總常兩個多小時,一個單元裡面有五課,一課30分鐘。


在談效果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談一下背景,這樣評論起來會比較公平。


如果你是完全沒基礎,沒上過課(無論是學校修課或外語補習班),我建議不要浪費錢了,我不相信用這種方法可以學會語言,尤其是歐語。


我大學時修過一年的法文,後來出國兩年沒碰。回國開始工作後,斷斷續續在師大法文中心上了三年,那時大概是上到第八級左右。為什麼斷斷續續,因為有時工作太忙,實在沒辦法每週一三五或二四去上課。


但是現在距離我最後一次上法文課已經至少十二年了,中間完全沒再碰過法文。


雖然還不至於忘光,但忘了很多,我猜頂多到以前第三級的程度或更低。我聽Pimsleur French Phase 1的兩單元時,覺得恢復得很快,但我覺得這比較適合突然自己想去法國走走的人,拿來複習。如果是真的有心把法文學好,他的教法其實有很多漏洞,而且完全沒有教材,有時我要自己憑聽力查一下用字。


我覺得如果你曾經學過半年以上,這確實是不錯的複習工具,它以不斷重複及混搭句子的方式,加強你對一些基本句型的瞭解。而且每課30分鐘教的東西不多,在一直重複下,你真的很難不記得。你也不需要一次聽完30分鐘,可以隨時打住,所以你一天聽10分鐘也行,但重點是天天或經常聽,這對有MP3播放器或手機的人來說其實不難。


最後,我覺得它還有一個缺點,不便宜。我聽完兩單元後(10天後),想再繼續聽,但是要把Phase 1~ 4聽完,共有20個單元,這其實是不小的花費。


聽完十天後,剛好跟以前法文課的兩位朋友約好聚餐,很假掰地以法文回簡訊,朋友說我怎麼突然又會法文了。


其中一位朋友(40幾歲)已經斷斷續續學了十幾年,去年還去法國homestay兩個月。另一位跟我以一樣,已經十幾年沒碰法文。不過,我們自從1998年在師大法文認識以來,每半年會見面一次,每次見面的感覺還是像十幾年前那麼熟悉。


學了幾年法文,其實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語言,而是我在師大法文認識了四位很好的朋友,除了上述兩位以外,另一位後來去法國唸書,現在在法國當專業導遊。還有一位在我轉行當譯者以後,幫了我很多忙,介紹了我不少案子,平時也常聯絡。我覺得這些友誼都不是數萬元的學費或當初投入的時間所能衡量。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黑狗與憂鬱

最近在談二次大戰的書裡,看到邱吉爾以黑狗比喻憂鬱。昨天有人因羅賓威廉斯過世,貼出下面的影片,但有人不解為什麼用黑狗比喻憂鬱,下面有人寫了不錯的解釋

Black Dog is a very old metaphor for depression and seen in literature,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even everyday speech, certainly in the UK, if not elsewhere. Winston Churchill used it to describe his own depression, for instance, but he was by no means the first to do so..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世界越快,催,則慢

上上個月訂做了一件衣服,當初賣家說六週可拿貨,到了今天已經八週了,其實我不想催他,因為我也怕別人催我啊。

只是怕他忘了,所以寫信問他出貨日期,他說:「師傅修正版子花了些時間,快好了。」,我只回他:「你慢慢來吧,我不急,東西美麗比較重要。」既然錢都花了,急什麼啊。

這幾年從工作上得到的最深體悟是:

再怎麼討厭的案子(例如作者亂寫,文句不通,英文非作者的母語),只要慢慢做,還是可以從中找出一點樂趣。

再怎麼喜歡的案子(例如作者寫得很棒),只要一趕,就開始產生厭惡感。

偏偏我是做一個講求時效的工作。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機器取代人力



前天看到這則美國的新聞,有人登廣告威脅,提高最低工資可能連飯碗都不保。

昨天看到管老師說

銀行找機器人打電話來詢問帳單是否已繳,才問了兩個問題,我就很不爽的掛掉電話了。倒不是他的內容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一,我不想跟機器人講話,而且這種作法超不禮貌的,第二,我希望銀行聘「真人」執行這項工作,有些人力是不該被機器取代的,銀行不應該為降低成本而作這樣的事。如果可以的,請你和我一樣掛掉這樣的電話。

覺得上面的廣告很噁心,但也感到無奈,因為這是一股無法阻擋的趨勢,連富士康都打算在三年內讓工廠內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增加一百倍了,機器終將取代低階勞力(包括翻譯)。總之,隨時準備抽腿。

這是2012年的影片,現在都2014了,科技一日千里,難以想像。(可從影片的6:00開始看起)

 




延伸閱讀:花旗台灣董事管國霖:三成銀行分行將消失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自己的時間

前幾天聽完《Manage Your Day-To-Day》的有聲書(中文版是《管理你的每一天》),內容很鬆散,不過裡面有句話倒是不錯。它說每天急著回電子郵件,就是把別人的急事當成自己的急事。

這也讓我想起《雪球》裡看到的一段話。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徒步旅行

去年翻譯的《慢療》,作者是美國的醫生,她利用每年分段的方式,把法國到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分三年走完,每年趁休假飛到法國走一段,再回醫院工作,沿途住修道院。那條朝聖之路很有名,近年來大家都是搭車,很少人依循傳統徒步走。


翻譯那本書時,對那種徒步旅遊非常嚮往,我根本不是教徒,但非常愛走路,以前住台北時經常不搭捷運,寧可走一兩個小時放空。現在頂多只能利用晚餐後,去河堤邊走兩個小時,一週走兩次。


今天看到朋友貼出這篇報導和《遍路:1200公里四國徒步記》,對這種旅行方式又更嚮往了。今年上半年工作忙到昏頭時,一直有種「丟下一切,一路走到天涯海角」的衝動(心想:我終於可以把堆如山的有聲書聽完了!)。看來日本是很好的起點。

延伸閱讀:小歐:《遍路》讓我知道,我們無法忽視過程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Fit2Fat2Fit



會看《Fit2Fat2Fit》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失控的體重從精壯到胖到精壯〉這篇文章。看完那篇文章後,我心想:「他應該寫一本書啊!」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他早就出書了,於是我馬上買了有聲書。


看了書以後,發現肥胖不僅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很大,對心理健康的傷害更大。整本書主要是分成兩大段,先講他為什麼刻意增胖以及增胖的過程,第二部分講他如何恢復原來的身材。


作者從小到大根本是健身狂,長大又變成健身教練,所以他原本無法理解肥胖者的心理,這就是所謂「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差異(大推那段影片)。


他在解釋為什麼刻意增胖時(因為他想瞭解肥胖者瘦不下來的阻礙和心態),我一直想到《我在底層的生活》那本書,也想起以前有個朋友對遊民的評語(那位朋友覺得遊民就是因為好吃懶做才會變成遊民)。但是當你真正設身處地去瞭解對方的處境,甚至親身去體會時,你就不會有那麼「晉惠帝」的想法。


作者在第一部份記錄了他增肥那一段的身體和心理變化,我覺得心理變化相當恐怖,如果連從小到大是健身狂的人都可能出現那樣的心理變化,一般人就更不用說了。例如本來不愛吃的食物,後來出現上癮現象。


第一部份最有趣的是最後一章,他老婆寫的。她描述那六個月增肥期間對他們婚姻的影響,充滿了警世效果。她說那六個月吵架的次數,比他們之前六年的婚姻還多(原因書裡有寫)。


增肥六個月,體重增加75磅(34公斤)以後,他開始減肥。第一個月,他想知道在不運動下,光調整飲食可以瘦多少,答案是一個月瘦了19磅(8.5公斤)。


之後他開始健身,也遇到了大家常見的停滯期,整個心路歷程寫得很好。書中也附了一些食譜運動,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最重要的是改變觀念,肥胖真的是一個損己又不利人的事,但是呢,要一個人決心減肥真的很難(尤其當你覺得你和肥胖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時候),除非是受到什麼刺激,不然很難持之以恒。


然而,一旦你體驗過身體健康的美好,把運動和健康飲食變成習慣,你會開始懷疑當初你肥胖時的頭腦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不是健身狂,但我曾經在人生低潮時接觸了運動,讓我走出低潮,也幸運地養成習慣。我不太喜歡鼓吹別人運動,也不喜歡在FB上貼運動記錄(聽說這是老美最討厭的FB貼文,比貼宵夜文和小孩文還討厭)。我一直覺得運動是一種個人選擇,好處只能喜歡運動的人才懂。


這本書很適合想要減肥,或是已經減肥但想要繼續維持下去的人看。我不知道台灣會不會出中文版,但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市場,希望台灣能引進。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命運與機會,公平與不公平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介紹這部2012年的記錄片《56UP》,共分三集,花了幾天斷斷續續把它看完,覺得很有意思。

網路上對這部影片的描述是這樣的:

一個導演可能初衷是想驗證在英國社會階級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踪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幾十年過去,還是那個導演——從青年到老年,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
(我的心得完全不同,在最下面)








我覺得這部記錄片很好看,但我的感想跟其他人不一樣,我覺得這部記錄片不是在講貧富階層很難突破,而是生命自有出路,人生不管貧富,你還是可以選擇過得豐富或貧乏。


這部片讓我想起巴菲特的自傳《雪球》。那本書我買了好幾年,一直沒看完,直到最近才靠有聲書聽完。


整體來講,巴菲特的自傳長到有點多餘,不夠緊湊,但是對投資有興趣的人應該看看,尤其是第一單元。


巴菲特雖然出身很幸運(官二代兼富二代),但是他本身有太多過人之處,成功也是必然。就像之前看另一本書講的,馬克・佐克伯即使沒創辦臉書,那樣的資質也注定成就非凡。


記得很久以前,網路上流行一種說法:「比爾蓋茲的書沒強調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促成兒子的第一筆訂單。巴菲特的書寫他八歲就去參觀紐交所,但沒說是他當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於是,一些魯蛇開始瘋狂轉發這段訊息,以證明自己不如人實在是因為出身不夠好。


問題是巴菲特即使扒光了所有立足點的優勢,能力還是比一般人強了一百倍。至於巴菲特有哪些過人之處,傳記裡講得很清楚,那不是一般人會想做或有能力做到的事。


昨天,佐克伯夫妻捐款1.2億美元給舊金山灣區的公立學校體系,以提升當地的教育資源。他當醫生的妻子因此首次接受媒體的採訪從訪問中可以看到她的出身非常平凡,甚至可以說是出自弱勢家庭,父母都是難民,她一路從公立學校讀進了哈佛,是家族裡第一個念大學的人,從小就相當優異。

出生背景的確會影響後來的發展,但是所謂的「成功」或「幸福」,其實不是貧富所能衡量。


Visit NBCNews.com for breaking news, world news, and news about the economy

順便分享昨天看到一篇寫得很棒的文章:從不公平裡邁向更好的世界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45度仰角


自從搬回南部後,聽音樂會的頻率減少了,這兩三幾年只聽了久石讓、Sting,還有昨天的Stacey Kent。

由於機會難得,我都會買前面最貴的位置,也因此看到許多後排看不見的珍貴片段。

例如,久石讓在演奏及指揮一小時後,面對大家的掌聲,彎腰鞠躬,我看到他臉上的汗水從他額頭上滴到了地板,那何止是感動。

昨天聽Stacey的演唱會,看到她和先生兩人整晚互相欣賞的眼神,實在太迷人了。

他先生一人演奏四種樂器。她高歌時,先生深情地望著她。她先生演奏時,她也深情地看著他。他們彼此對看的眼神讓我想起一位女性朋友說過的話:「愛情需要崇拜,45度的仰角。」

延伸閱讀:chief of staff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Flash Boys


全世界能把複雜的東西寫得那麼淺顯易懂又好笑,而且比小說還要刺激,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大概只有Michael Lewis了(《魔球》《老千騙局》《大賣空》《攻其不備》的作者)。


作者在接受美國《60 Minutes》專訪時提到,就是因為這東西太複雜,所以大家不懂得質疑。(這跟次貸風暴的醞釀是一樣的)


想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的,可以看下面幾篇文章。(不過,我更推薦60 Minutes的影片

華爾街「快閃」交易問題出在哪
美股遭高頻交易綁架?魔球作者:股民損失數百億美元
快閃有罪
書中片段摘要

這本書從頭到尾絕無冷場,而且真的很好笑。為什麼這麼難的東西可以寫得那麼好笑又熱血,實在是很天才。

這本書出版後,在美國掀起了很大的迴響,有公司甚至因此延緩上市了。如果你今年只看一本商業書,那就是這本了,即使你對股市沒興趣,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


後記:前天看到新聞,書上市才十天,電影版權已經賣出,這真的很適合翻拍成電影。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自己的人生

今天看完下面的三篇文章,不禁淚流滿面。任何逆著父母的意思過人生的人,可能都有同感吧。

三十歲以前,我是樣樣順著父母親的意思做,讀書也好,就業選擇也好(結果錯過一次發大財、提早海撈一筆退休的大好機會)。

三十歲以後,我想過自己的人生,選擇離開職場,直到現在,已經邁入第十年,父母親依舊無法諒解,但我已經無所謂了,因為這是我要的人生。

去年看茱莉雅・柴爾德的傳記時,在心靈上獲得了很大的救贖。茱莉雅三十幾歲才開始學做菜,後來即使成了美國廚神,她父親始終覺得那是上不了抬面的工作,她的政治傾向更是和父親截然不同(茱莉雅是極度偏民主黨,她父親是非常保守的共和黨,而且是財力非常雄厚的富豪),她母親早逝,她和父親始終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父親也非常看不起她的另一半保羅,但是他們父女再怎麼不對盤,終究是父女,是一輩子綁在一起的關係。

但是既然選了自己想走的人生,就沒什麼好後悔的了,一如下文說的:「一旦你決定這樣做,你就要把那樣的重量扛起來,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人生。」


========分隔線

https://www.facebook.com/sapphocat/posts/10200684561194926?stream_ref=9


文:小小書房:

對我的父母來說,我一直都不是個孝順的小孩。叫我去考師大,我偏偏去念一個當年來說超級冷門的科系;出國唸書,選一個爸媽連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的國家;叫我去考公務員,我聽見了但我沒反應;叫我要找穩定的工作,我換工作的速度比翻書還快;叫我不要買那麼多書,結果最終我開了一間書店。

所有這些事情,並不是任性地、毫不在乎地,背反著他們想要的方向行走。自己生命裡的決定,都是一再衝撞、冷戰、和解、訴說、眼淚、傷心、痛苦、撕裂,然後一起磨過這些時光換來的。我知道那些都是愛,而我記得,有一年我跟我的父母說:「我覺得很對不起你們,因為我沒法照你們想要的路,過我的人生。但,那不改變你是我的父母親,我是你們的女兒,而我們相愛的事實。」

我記得偶爾提到說,我父母根本反對我開書店,他們希望我去考公務員,或者當老師時,聽到的人都覺得難以置信。因為我的態度、小小的堅持,一直就是好像沒有猶豫過、改變過,彷彿背後有著強大的親人支持一樣。但,那不是事實。很多時候,很多決定,都是痛苦的跟那些扯著我的手的,愛我的人們一路拉扯,一路往前的。

因而,我同意老友陳嬉說的,我從來不會覺得,父母的不理解是我不去做某些事的理由。我也不會堅持,要取得他們的理解,我才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但一旦你決定這樣做,你就要把那樣的重量扛起來,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人生。


======分隔線

文:陳嬉

年輕人大概都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對他們不理解,難以溝通吧。之前好像是聯合報,有個高中生投書說他爸爸反對他去讀文學科系(我不大記得了),引發輿論不少回響。我小時候也不例外,為了很多事跟爸媽吵過很多次,有時心底之怒還真是難以消解,那可是沒網路的時代,不能上噗或臉書貼文,在現實生活中也不知道要向誰說才好。

等到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後,我更常想起自己和父親之間的相處,發現自己更容易站在他的位置來回想過去種種,也才慢慢發現他的無奈、不足和無能為力。有個廣告不是很名嗎:「我是當了爸爸之後才學著當爸爸。」(孫大偉的創作)我要學著嚼舌就說:我是當了爸爸才瞭解爸爸。那麼,既然反省自己與父親的相處,也許該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盡可能地去瞭解自己的兒子,不要再讓他抱怨我都不能理解、很難溝通吧?

錯了。我一點都不想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我認為自己做不到、也不該那麼做。做不到的理由有六百多種,在此省略。而不該那麼做是因為,我想,愛其實是束縛,這是一體的兩面。什麼「我愛你,所以放你自由」,都是說好聽的。你爸媽會用自己的世故、觀念、顧慮、擔憂綁著你,正是因為他們愛你、想要保護你,此外沒別的。這就是愛啦,也就是束縛啦。

但綑著你,是為了讓你掙脫,掙脫之後才會成長。就跟蝴蝶必須奮力從繭鑽出來一樣,你幫它剪開,它就飛不起來。父母不認同你的理想,不是你不去追求的藉口。會被愛綁住手腳的人,就是個笨蛋而已。要是連自己的爸媽都搞不定、都跨越不了,你還能搞定誰,能走到哪兒去?


=========分隔線

文:趙謬

[好久沒回家]

對於父親是外省人全家都是深藍的我,要讓父母認同這次抗爭...我原本覺得這輩子都不可能讓他們理解。

以前關注士林文林苑 反核遊行他們都說我是個瘋丫頭 常抗議回家後一身疲憊他們只會冷冷說,玩夠了嗎?

這次不例外,尤其又是前所未有的投入。他們超爆怒,第一天我接到電話聽到‘’妳現在給我馬上回家妳以為你在玩遊戲嗎‘’時都直接掛掉,然後自己超生氣決定都不要接電話了。

第二三天都用line在筆戰,‘’妳以為妳是搞政治的?妳鬥不過人家的,做好妳份的事‘’他們很兇我也兇,同時很難過覺得怎麼你們就不聽我好好說話。

第四天第五天我找了非常多資料給他們看,慢慢解釋,他們大概有聽一些進去但還是叫我回家這種事交給別人去做就好。

第六天他們在電視新聞看到自已女兒的名字時他們又瘋了,我叫他們不要看,可不可以相信我(幹可惡的媒體我好不容易有點進展)媽媽哭著叫我回家,於是我又再度掛掉電話。

其實我很想他們,我自己也很害怕呀....這時候真的希望他們的安慰,最後還是不敢打回去,只好打開line說我會注意安全,我真的好希望你們相信我與支持。

剛剛,我居然先打給我爸。整整講了半了小時(這真的對我來說超巨久),我哭的不能自己把這幾天的事情全部跟他說,像是發洩那樣從以前到現在所有我覺得我該說的話一次說了。

然後他沈默了一下,說:

爸爸懂了,真的。我不是不知道這個國家多暴力,只是我們這代真的太無力了。

妳知道我從來擔心的都是妳的安全,
雖然我還是會叫妳見好就收,
但是妳要知道我是愛妳的。
注意安全別累垮,有空回家。


後來電話就掛了,內牛滿麵。我明天要回家。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賈伯斯過世後的蘋果



Haunted Empire》這本書是今年3/18出版的,但我去年翻譯《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時,該書作者在謝詞裡感謝了這本書的作者,因為他們一起寫書,互相鼓勵,寫的主題相似,但方向不同。《Haunted Empire》是探討賈伯斯之後的蘋果,《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則是探討兩強啟動的行動革命。

我滿懷期待,《Haunted Empire》還沒出版就預約購買有聲書,出版當天就下載來聽了,但是我必須說,這本書對已經熟讀《賈伯斯傳》和《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平常也很關心蘋果消息的人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新的內容。

全書的前三分之一是講賈伯斯生前的事,感覺我好像都在《賈伯斯傳》裡看過了。剩下的部分也有不少和《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相似之處,例如和三星及谷歌的專利戰,蘋果內部的高層對立。

關於三星抄襲蘋果的案子,裡面也提到這個諷刺短劇(滿好笑):




相較於其他書,作者花了較多的篇幅介紹現任執行長庫克,基本上他是精力無限、沒有家累的超人,每天早上四點起床運動,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連出差也是精力充沛。生性節儉、勤奮、樂善好施,書中也提到不少他比賈伯斯優異的地方,但庫克就是沒有賈伯斯的創意天分。(這本書出版後,媒體馬上去訪問庫克,庫克說裡面的描述都是胡扯,但我覺得書中對他的描述其實並不負面。)


書中也提到其他蘋果的高管,例如強尼・艾夫(Jonny Ive)和史考特・福斯托(Scott Forstall)。但是艾夫的部分,我會更建議大家看《Jony Ive傳》,那本才是蘋果迷都該看的書。


這本書中也有其他書沒談過的內容(但新聞報導提過了)。例如:

1. 富士康的員工跳樓事件(書中對郭台銘和富士康的描述占了不少篇幅),還有其他中國代工廠剝削勞工及污染環境的議題。

2. 以破壞式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理論,來分析蘋果在失去賈伯斯之後陷入的困境及隱憂。

3. Siri和地圖的失敗。

4. 台灣、中國、日本代工廠遭到蘋果壓榨的內幕。

相較於這本書,我會比較推薦關心蘋果的人看《賈伯斯傳》(有繁中版),《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有繁中版),《強尼艾夫傳》(有簡中版)。這本算是可看、可不看。

延伸閱讀:凱恩: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難再施展魔法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Fluent in 3 Months


在分享這本書以前,我想先分享我大學同學的例子(有些人可能已經聽我講過N遍了)。

我同學大學畢業後才開始學日文五十音,而且是利用下班時間上課。她從五十音開始學起,後來考上日本交流協會的獎學金,去日本留學,幾年前已經拿到語言博士學位,回國教日語了,前後不到十年的時間。

所以說,語言學習根本沒有早晚的問題。當然,拼命唸書是不可少的。我同學說,她準備大學聯考時都沒那麼拼。

這本書的作者在二十一歲以前也不會外文,高中學的外語只是為了考試,考完就忘光了。他還去了西班牙半年,以為耳濡目染下就能學會西班牙語,結果在當地語言班裡非常挫折,完全跟不上,他本來以為自己完全沒有語言天分。

但後來改變心態和方法以後,他學了很多語言,包括來台灣學了中文。

基本上,會買這本書的人,可能都已經不需要這本書(這實在有點矛盾)。因為對熱愛學習的人來說,書裡講的道理,大致上你可能早就懂了。不過,作者自己的學習經歷和裡面舉的聾人例子很勵志。

書裡也分享了不少實用的工具,例如有效背單字的app及語言交換的工具等等。(很多東西都在他的網站上,所以你也可以直接去他的網站

如果你有興趣學習新的語言或重拾以前沒學好的語言,這本書裡提到的工具也許可以幫你學得更快。不過,心態的改變很重要,心態一改,其實很多目標都不再遙遠,這本書裡有幾章是在幫讀者改變心態。

 如果你不想看英文版(因為這本書才剛出版,沒有中文版),我可以推薦另外兩本我以前常送高中生或大學生的書。

一本是《我如何學英語》,另一本是《英文榜首張嘉倩》(已絕版,網拍和讀冊都還有,記得點進去看作者簡介,她也曾是菜英文)。這兩本雖然年代久遠,沒提供現代的學習技巧,但學習心態是一樣的,看完之後都會讓人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感覺。基本上,這世上沒有語言天分這回事,學語言也沒有年齡上的優勢或劣勢。現在很爛,不見得永遠都爛,找對方法和有心很重要。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魯蛇翻身術


朋友都知道我是「傳記控」,我愛看傳記倒不是因為我想知道人家怎麼成功的,而是因為我愛看一再失敗又堅持到底,直到好運上門的過程。每次在傳記裡看到明明失敗很多次都打不死的蟑螂精神,就覺得人家成功果然是有道理的,尤其我又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 Orz


一開始知道《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這本書,是因為去年年中它登上Any New Books的編輯選書,他們的選書向來都很對我的胃口,再加上這本又是呆伯特的作者寫的,怎麼有理由不看呢?


不過呢,我一開始看到標題時,當下的反應是:「你唬爛吧,事業那麼成功的人,竟然說自己挫折連連,鬼才相信吧。」


這本書就像書的附標講的「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有點半自傳的感覺,收錄了作者目前為止(56歲)遇到的一切挫折及學習過程。有些挫折的確是會壓垮一般人的那種大挫折,比如畫呆伯特才走紅不久,手就出了毛病,畫圖會抖個不停,醫生說要治好那毛病的唯一方法是停止畫畫。又比如說,他突然得了失語症,講話無法變成句子(例如去餐廳要點可樂,他無法說「我要可樂」,可能只能講「我樂」)。另外有些挫折是他自找的,因為他是那種樂於從失敗中學習的人,例如開餐廳慘賠被告、投資網路股等等。


還沒看這本書以前,其實我有一些疑慮,因為坦白講我是很怕失敗的那種人,這輩子到目前為止雖然失敗不多,也從失敗中學到寶貴的教訓,但我絕對不會很矯情地說「我寧可失敗,也不想安逸過日子」,基本上我就是想當懶蟲,安穩過一生的人啊。


不過,看了這本書,的確會改變你對失敗的看法。我一直覺得,一本書如果可以給你「一個」受用一輩子的建議,已經很值得了,但這本書給的受用建議不只一個,而且相當有趣,他是真的不藏私地分享自己從失敗中學習及成功的秘訣。


如果你真的連看這本書都很懶,又不想當魯蛇一輩子,我覺得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每天去跑步或運動一小時,不要問原因,反正你就先這樣做一個月,一個月後你自然會頓悟出道理,運動是讓人從低潮走出來最實際的辦法,我想,曾經低潮過的人都會認同我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的運動習慣都是在低潮後才養成的),而運動也是呆伯特作者非常強調的一點,有運動習慣的人,整個大腦的化學成分是不一樣的。

延伸閱讀:這影片提到某位人瑞89歲開始跑馬拉松的原因 (影片1:20左右)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蕁麻疹藥浴療法

剛剛朋友問起很久以前我曾在部落格貼過的蕁麻疹藥浴法,想起幾年前每次壓力一大蕁麻疹就報到,然後就辭職的日子。

後來部落格關了,藥方也不見了。

剛剛從以前的檔案中挖出來,或許可以幫助一些人,至少這是一種無副作用的療法。

泡澡材料

1. 普通便宜的茶葉。

2. 香菜子(台語叫延綏子),要去種子店買,有點難找(我之前在台北找很久都找不到)。

香菜子長這樣:

3. 明礬,去中藥店買,一包30元。

方法:
把茶葉和香菜子放入水裡煮一小時(最好用家中最大的鍋子),讓它煮出味道來,然後加入明礬。三者的量都是用手抓一大把就夠了。

煮好的水,放入洗澡水中,然後整個人下去浸泡。如果嫌浸泡稀釋太多,可以用毛巾沾那些煮好的水,用擦拭的,但是效果比較有限,泡的效果比較好。

稀釋太多可能效果也會打折扣,所以多煮一些最好。

如果很嚴重,其實還是要看醫生,免得拖成慢性,會非常麻煩。(久病真的會厭世,這是我幾年前的領悟。)


另,之前有朋友分享,每天喝一匙冷壓椰子油,連續兩三天也有效,想試試的人可以上pchome買。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交際

剛剛在這篇文章裡看到

他說從年輕到現在,朋友來來去去,有些甚至從好朋友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敵人。「但總有幾個是不必應酬也打死不退的傢伙。」他說,「沒騙你,有一天晚上我很認真地算了一遍,覺得……有這幾個其實好像也挺夠用了!」

想起前幾天看《Reading with the Stars》時,演員Jamie Lee Curtis也提到

An article in AARP magazine had recently profiled Curtis, calling her “an exuberant crusader for aging wisely” and quoting her as having said, “Getting older means paring yourself down to an essential version of yourself.” I asked her how I could pare myself down to an essential version of myself. She went off on a wildly entertaining diatribe about essence.

“It’s like essential oil,” she said. “Have you ever experimented with any sort of essential oil?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ondensed. It’s like reducing something on a stove, and the stronger you reduce it, the more flavor comes out, the more true essence of it comes out. When you really get into that essence, that delicious, deep, aromatic essence of yourself, you’re in the zone. You’re in that essential you. And it really, for me, is a multistep experience. It has to do with divesting stuff. I’m a big divester of stuff. I don’t own more than I need.
(中略) 
“It has to do with divesting physical stuff, but it also has to do then with divesting people. You look around your day;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had some contact with some friend that you made 20 years ago that now you can’t even remember why you became friends, and you go, ‘Why do I know this person? Every time I see them, they’re either in trauma or . . . ‘If this isn’t a good relationship, get out. You can say to people, ‘You know what? I wish you well in the world. I really do. You’re a good person. But I’m going to move on from this relationship. It’s not helping me. It’s just not. And I’m sorry to say that and I’m sure that’s hurtful for you.’ Or just don’t call them back!” Curtis laughed.

“A person I admire a lot said to me just recently, ‘Aging is God’s way of telling you, you don’t have time to waste.’

習慣獨來獨往,討厭小圈圈的孤僻人,對這些說法特別有共鳴。人際關係也是需要斷捨離的,不是因為誰對誰錯,而是因為久而久之,有人成長了,有人還停在原地,就不適合在一起了。

前陣子友人提到,她覺得陳綺貞的新歌反覆聽了幾次,還是覺得不好聽,而她以前是那麼喜歡她的歌。我說:「因為仙女還是仙女,但我們成長了。所以很多人還是很喜歡仙女,但我們聽不慣了。」

有一次在高鐵上看某位台灣女作家的書也是有這種感覺,我曾經是那麼喜歡她的作品,卻覺得那本書讀來索然無味,也許我老了,無法再和仙女產生共鳴。


“People change. Feelings change. It doesn’t mean that the love once shared wasn’t true or real. It simply means that sometimes when people grow, they grow apart.”― 500 Days of Summer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亞馬遜與電子書

我已經至少十年沒買報紙了,昨天在台北捷運站,再次遇到那個賣報紙的老太太,本來想依照慣例跟她買口香糖就好,但她一直要賣我蘋果日報,我只好勉強改買報紙。


坐上高鐵後,順手翻翻報紙,幾乎都是廣告,報紙版面大,翻頁也不方便,看完兩隻手都是油墨,我明明是熱愛電子書的人,怎麼會看這種落後的載具。Orz


今天看到一些出版人在討論《紐約客》上那篇有關亞馬遜的長文「
Cheap Words ――Amazon is good for customers. But is it good for books?」。全文有一半以上大概《The Everything Store》那本書裡都有提到,最後幾頁提到那本書出版以後才發生的事,或沒收錄的東西。我覺得滿好看的,對出版或亞馬遜感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Readmoo摘要整理了幾個數字,沒時間可以看這篇)。


出版人討厭亞馬遜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我覺得貝佐斯有句話說得很好“Amazon is not happening to bookselling. The future is happening to bookselling.


喜歡紙本書的人當然都可以舉出很多紙本書的優點,但是光便攜性和不佔空間這兩點,我永遠都會先選電子書。我記得kindle剛出來的那幾年,電子書的市占率才5%,那時很多人不以為意,但是有一句話相當聳動:「5%的市占率也許不需要緊張,但是如果換成全身有5%的癌細胞,大家可能已經嚇得半死。」


電子書對很多出版人來說也許是癌細胞,但我是非常樂見電子書的市場愈來愈大,至少站在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有了kindle以後,我的買書量根本就加倍了(貴的要死的原文書和運費已成往事,但省下的錢全部都拿去買更多的書了)。


站在譯者的角度,我一直覺得翻譯這一行在五到十年內會被機器完全取代(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所以我早就做好隨時轉業的準備,與其怪別人或機器奪走或破壞了你的「未來」,我覺得自己應該要注意的是如何因應未來。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Reading with the Stars: A Celebration of Books and Libraries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

美國埃默裡大學的英語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寫了《最愚蠢的一代》,就得罪了8700萬美國年輕人。
在書中,他提出一個讓美國教育界困惑不已的問題: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知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過:圖書館、博物館、大學、歷史頻道、維基百科、《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一切都在你的鼠標下,但我們沒有看到年輕人,至少是美國年輕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學生,在歷史知識、公民意識、閱讀成績、國際競爭力方面的提高。為什麼? 
「因為他們把時間都花在了社交網站、IM和手機短信上了。」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鮑爾萊因說。

最近在聽這本書《Reading with the Stars: A Celebration of Books and Libraries》,裡面訪問了一些名人對書與圖書館的看法,包括歐巴馬(他提到圖書館幫他找到第一份工作!)、歐普拉、《真善美》的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她是知名童書作家,已經30多年了)、布希總統的太太(她是圖書館系的碩士)、籃球明星賈霸(他後來成為歷史作家),比爾蓋茲等14位名人(比爾蓋茲前陣子接受《連線》雜誌專訪的報導也很不錯,下圖是他平日帶在身邊的書)。



作者是《美國圖書館》雜誌的主編,書中收錄了上述名人的演講與採訪內容,大多和圖書館有關。喜愛圖書館的人應該會喜歡這本書。

美國有些名人很樂於運用自己的名氣來推廣好書及閱讀。日本也有《達文西》雜誌運用名人或藝人的光環來推廣書籍。台灣不是沒有,但這類雜誌似乎都做不久,讀書節目也是如此。

聽這本書時,讓我想起不久前買的一本自費出版書,那是一本攝影集,相當有料,但作者交代不能貼上FB,我冒著生命危險貼在自己的部落格。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advice


"You're never as good as your best review, and never as bad as your worst."  I was given this advice by a former boss, and it has since stuck with me as a guide for getting through the best of times and the worst of times.
"Looking back on my career and all of the places I’ve been, there have been incredible highs and lows at each point along the way. What I’ve come to learn is that life is cyclical and the best way to stay focused is to ignore the swings and instead focus on the long run."

Read more: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linkedin-best-advice-2013-2?op=1#ixzz2tUwV7RP5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精準預測》



這本書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推薦和整理了,所以我只寫短評。

先引用前幾天看到的別人評語

「若要我選出2013年對我思考有幫助的20本書,這本一定在其中。(當然不是說我去年只看20本書 XD,去年的閱讀總量有紀錄的是283本……)」

嚇!283本!

我覺得這本書讓頗受好評的《大數據》瞬間變成幼幼班,我去年沒時間看這本,不然應該也會列入我的前三名。對數字和資料感興趣的人,應該都會喜歡這本書,對思考很有幫助。

讀這本書時,我一直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段話:

「我發現有很多三十世代,很努力瀏覽網誌與報刊文章,就自以為正在增長知識。但那只表示他有嚴重資訊焦慮而已。增進資訊與增進知識是兩回事,知識應該是要幫助你處理資訊的。資訊焦慮往往是資訊解讀能力不佳的表徵。 知識增加,你就會覺得你需要的資訊越來越少。」(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joyce.yen.52/posts/709758602401627?stream_ref=10)

很少書會讓我覺得我需要看第二次,這本書真的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而且裡面有好幾個例子都可以看出,真正厲害的人都覺得自己是渺小的。

這本我聽得比《大數據》起勁,一開始原本以為是聲優的關係(和朗讀《The Power of Habit》是同一人,他的聲音總是讓我覺得很抖擻),後來覺得內容比大數據有趣很多,所以不只是聲優的關係。


延伸閱讀: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1401.htm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有聲書推薦清單

這整串討論串要好好保留起來,作為將來聽有聲書的參考,聲優的素質實在太重要了!

I Regret Reading These 5 Books (Because I Should Have Listened to Them Instead)







Librivox book discussion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Age of Context



因為看到有人寫書評:"Fascinating. It's like I, Robot...only real!" 而買了這本書,有人說這是科幻小說的寫實版,科幻小說迷應該會喜歡這本書吧。

作者是科技界的名人,我覺得寫得還不錯,不過最大的優點是,它讓我對Google Glass改觀了,本來覺得戴那個東西即使沒有很蠢,也很宅,但看完這本書後,我也想試戴看看,裡面描述的應用相當誘人。

另外,無人駕駛汽車也很值得期待(尤其對身障人士與盲人有很大的助益),還有一些汽車防盜設計也很有意思,裡面有些實例是已經發生的,總之,這本書帶我們窺探尖端科技及不久的將來。

延伸閱讀:A Book in 5 Minutes: “The Age of Context” by Robert Scoble and Shel Israel

後記:今天看到微軟的超級盃廣告,似乎「稍微」呼應了這本書的內容。




另,書裡提到一個使用google服務的恐怖實例,所以使用google的服務要小心,以後抓猴真容易。

it's one thing to declare one's relationship status on social media, it's quite another to have Google decide for me that I'm in a relationship.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觀影:高盛統治世界



影片連結(法語片,有中文字幕):http://www.56.com/u84/v_OTA1NTM0ODE.html

我終於有時間看這部紀錄片,我比較喜歡這片的後半部描述高盛人物的細節以及希臘風暴的內幕,前面三十分鐘講的問題,其實不只是高盛的問題,而是整個華爾街的問題。關於那方面,我更推薦另外三部片子,描述得更精彩:《黑金風暴》(Inside job)、《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沒看過這三部片,別說你瞭解金融危機。

這部片的前30分鐘提到:

1. 911恐怖攻擊時,高層要求期貨交易員繼續交易,不顧大家死活。(每次發生大災難時,財金版的投資大師在高喊風災概念股或地震概念股不也一樣噁心嗎?)


2. 金融危機發生前,發行有問題的次貸債券,大賺投機財,衍生abacus醜聞,使高盛遭到起訴。(華爾街裡比高盛發行更多問題次貸的銀行還很多。)


不過,這部片後半段把高盛和歐美政府的關係講得比較清楚,那部分拍得很不錯,也呼應了片名「高盛統治世界」。另外,還有希臘被高盛騙倒的始末,那也是另外那三片沒提到的。

關於希臘自己的問題,也可以參考Michael Lewis在《自食惡果》中的精彩描述,你會大開眼界,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國家。

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Why I Left Goldman Sachs》


「在華爾街的最後一年,我的獎金是360萬美元(約合2100萬元人民幣)——我相當氣憤,因為這實在不夠多。……………我是在讀了《老千騙局》(Liar’s Poker)這本書後來到華爾街的,書中描述了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是如何僅僅憑藉交易大廳里的兩年打拚,就掙得了22.5萬美元的獎金。」

麥克・路易士在《大賣空》一書中,開篇就寫道,他寫《老千騙局》時,本來是想藉由經歷分享,讓想要擠進金融業的學生讀了以後,別再為了擠進這行而偽裝專業,放棄熱情,他希望莘莘學子可以不去理會高盛的錄取通知,追求理想。

但不知怎的,《老千騙局》出版六個月後,他收到雪片般飛來的信件,學生爭相問他,還有沒有其他的華爾街秘辛可以分享,他們把他的書當成指導手冊來研讀了。



這也是我看完《Why I Left Goldman Sachs》後的想法。原本我只看過他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覺得他想警告大家高盛有多爛,金融圈有多黑暗。但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高盛的印象反而比以前好了。Orz

他把自己從如何申請暑期實習,到逐步往上爬的經驗(包括歷經多波裁員存活下來的經驗)完整地寫下來了。由於他毫無富爸爸撐腰,所以這一步一腳印走下來的過程,反而讓這本書顯得更加踏實(我猜他有寫日記的習慣,因為他把十年的高盛經歷寫得很詳細)。

高盛在他的形容下,感覺是一家福利不錯的公司。作者提到911恐怖攻擊發生後不到24小時,他人在外面,公司(而且是英國分公司聯絡他的,英國分公司馬上接替美國總部的運作)知道他住在世貿大樓附近,無法返家,聯絡他,提供現金數千美元及旅館住宿。你想想,921地震時,可能你好幾天沒去上班,公司才發現你掛了吧。

另外,他也寫道一段金融危機前一年,比較鮮為人知的「計量崩盤」,那段很有意思。

至於他為什麼會憤而寫那篇《紐時》投書,掀起那麼大的波瀾,還有《紐時》決定刊登那邊文章的過程,那些背後的一切,其實還滿有趣的。

基本上這是一本比我原先想像收穫更多的書,很適合以下幾種人看:
1.     想擠進華爾街工作的學生

2.     對華爾街或高盛或金融投資業感興趣的人

這本書應該今年上半年會出版,我去年譯完了。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高盛電梯八卦

我應該是2012年3月開始追蹤這個帳號,那時《Why I left Goldman Sachs》的作者才剛在紐約時報投書,掀起很大的波瀾(後來才出書),有媒體報導這個帳號,裡面主要是一些諷刺的話語,這幾天新聞說他要出書了


他寫的東西都很短,大多是在諷刺時事或業界。


以下節錄幾則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誠品松菸電影


去年底算了一下我去年總共聽了多少有聲書,結果是100本(ipod 16G裝不下,需要一直刪,不太明白為何沒有32G的版本),朋友很訝異我怎麼有那麼多時間,大概是因為我不看電視已經五年以上,也沒什麼時間追影集吧。

這週把工作全部出清以後,我終於開始過年了,去了誠品松菸電影院看了電影(電影院人很少,乾淨舒服,又是放我比較喜歡的非院線片),我才意識到去年的生活中少了什麼。

由於日子真的很忙,我唯一看片的時間都是在家裡,不管是上網看也好,或是看正版的DVD也好,雖然節省了時間,但是少了很多樂趣。尤其我昨天在電腦上看電影《大亨小傳》時,感覺更是明顯,那種片根本不該在家裡看的,就像《全面啟動》一定要進戲院才會覺得好看,那種配樂和音效只有電影院才能呈現。

有了誠品松菸電影院後,我想我會把它納入每次上台北的行程裡。南部不是沒有好的電影院,但是誠品松菸放的片子比較不一樣,坐位乾淨又舒服。我覺得他們網站做得也不錯,點進去就可以看預告。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Jony Ive 傳


It's very easy to be different, but very difficult to be better. - Jony Ive

Jony Ive第一次讓我感到好奇,倒不是因為他的設計,而是他的聲音。

很久以前第一次看他介紹蘋果產品的影片,非常訝異他講起話來竟然如此溫柔。從這本書可以看出,那聲音就跟他本人的個性一樣,低調謙虛又迷人。

他才46歲,現在就幫他寫傳記似乎還太早,再加上作者沒訪問本人,我本來對這本書有點遲疑,但是這本書寫得真好啊!!與其說是Jony Ive的傳記,不如說是蘋果的設計史。

作者訪問了很多人,包括當初招募Jony Ive的關鍵人物(他本身也是很優秀的設計師,有很多很棒的作品。但他說,以後他的墓碑上可能是刻:「招募Jony Ive進蘋果的人。」)

這本書補充了很多《賈伯斯傳》遺漏的部分,尤其是蘋果曾經由盛轉衰,又東山再起的部分。

書中談到的設計細節和運作方式,真的很適合台灣一些跌落谷底的品牌參考,因為蘋果也曾經跌得很慘,雖然賈伯斯和艾夫是扭轉蘋果命運的功臣,少了他們可能沒有今天的蘋果,但是一些概念還是很值得其他業者效法。

另外,書中也提到幾次他和台灣廠商交手的經驗。至於iPhone研發的部分,《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那本講得比較清楚(甚至引用了書裡的部分內容)。

我實在沒時間看書,所以是聽有聲書,這本書是由英國人Simon Vance唸的,由英國人來唸英國設計師的傳記,簡直就是絕配。

如果等不及繁中版,其實簡中本早就出了。

對岸真的很誇張,《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也出了,《孵化Twitter:从蛮荒到IPO的狂野旅程》也出了,而且都有kindle版。(twitter在中國是被牆的,人家都出版了,而且那本書已經要改編成電視劇)

這三本書的原文版都很好看,但簡中版如何,我不太清楚,可以看一下評論再選購。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幕後


既然書已經出版一段時間了,來談談一些「幕後血淚」。

會接這本書,完全是意外。

編輯問我可不可以接插隊書,我雖然對那本書的內容很感興趣,但是時間真的已經擠不下,所以我回信:「過去兩年用眼過度,我去年底有一個多月經常到眼科報到,實在很怕以後瞎了。沒辦法接,請多包涵。」

後來編輯稍微把截稿時間拉長,我終於還是接了。但是後續開始產生一些悲劇和喜劇。

悲劇一:由於原文書也還沒出版,我拿到的是作者手改稿。手改原稿根本就是鬼畫符,辨識字跡的時間比解讀句子的時間還久。一直翻譯到快結束時才拿到最終版,眼睛都快瞎了。



悲劇二:擠到後面的稿子,害我十二月和一月都在趕稿,非常悲慘。

悲劇三:雖然說交稿時間已經簽訂,最後又被逼著提前交稿(因為出版社需要提前宣傳和找人推薦),悲劇中的悲劇。

悲劇四:稿費比我平常接的「非急件」還低。


喜劇一:這是一本好書,自己翻譯時收穫很多,再加上我有「準備癖」,翻譯任何書都會讀相關的書籍,充實背景資訊,因此讀了幾本好書,收穫更多了。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在一本書的最後,作者推薦了一些勵志的電影和歌曲,其中一首是Israel "IZ" Kamakawiwo'ole 唱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聽完後,這首歌一直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連作夢都出現了,非常溫柔的聲音。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白日夢冒險王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原著很短,可能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中譯本。

原著可在此下載。(才四頁)
有聲書是免費的!!(只有15分鐘)是Ben Stiller朗讀的!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Google任務:世界之腦


去年12月看到這篇文章時,知道有《Google任務:世界之腦》(Google and the World Brain)這部紀錄片(文中有一些從影片中節錄的圖和說明)。但是我這一兩個月實在忙到快被鬼抓去了,一直沒時間看。


今天看到FB上有人分享這部片的心得,今晚忍不住找了這部片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joyce.yen.52/posts/696605720383582)
我這裡推薦一部「Google任務: 世界之腦」 (Google and the World Brain)。 一月份在板橋會放映三場,都是週末。對出版、網路科技、著作權法有興趣的人不應錯過。
電影主題是Google 想要把全世界所有書都掃描上網這件事,採訪的觀點非常多元:出版界、圖書館界、寫作者、閱讀推廣者、網路觀察家、歷史與法律學者等等。 剪輯明快,整部片子是個很棒的思辨之旅。
我覺得特別厲害的是它的視覺和配樂,許多畫面的構圖與運鏡都很有氣勢,主題這麼嚴肅,卻全片都彌漫一種詭異又科技的氣氛。

電影連結在此:http://www.letv.com/ptv/vplay/1975807.html(無中文字幕,所以想看字幕的人記得去板橋看。)


我想,喜歡書或科幻片的人應該會喜歡這部片(尤其是圖書館控,片子裡有很多圖書館),有些畫面拍得還真像科幻片。


影片中訪問百度和日本作家的片段特別有趣。百度也在掃瞄書籍(裡面有他們掃瞄書籍的方式),另外也訪問了一位百度高管,他留著長髮,長得很像鬼,講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後來特地去搜尋了一下,他的背景挺特別的)。


Google總部大揭密》裡其實對Google Books的緣起和發展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我覺得比影片詳細),我記得我是在外頭運動時聽這本有聲書,聽到Google Books那段時,非常興奮,因為一整個就是非常妙啊!不過,更妙的是,Google開始掃瞄書籍以後,才發現亞馬遜也在做同樣的事,但目的不同,方法不同。


亞馬遜是為了讓顧客買書時可以看到其中幾頁,他們是把書送到菲律賓去掃瞄(因為比較便宜),Google則是完全土法煉鋼,自己從頭打造整套設備(有錢就是能這樣做,而且他們估過掃瞄全世界所有書籍的成本,那根本就像郭台銘買一台腳踏車那麼容易吧)。


另外,書裡也有提到版權問題,也非常有趣。總之,我非常推薦《Google總部大揭密》那本書,還有這部紀錄片。


看這部片時,我一直想到字典的電子化。剛踏入翻譯這一行時,我常查紙本字典,那時雖有電子字典,但字義不如紙本字典詳細。有時查紙本字典會發現其他字也很有趣,於是一直查,查到最後就像在網路上亂逛一樣,沈迷在字典中,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後來隨著電子字典及網路字典的發達,我已經完全不用紙本字典了。不過啊,我真的很懷念大一大二為了準備留學考時,把字典畫爛的樂趣(那時我托福、GMAT和GRE都考了),基本上紙本字典對語言學習的幫助,不是電子字典所能取代(我有兩本日文字典也是畫得爛爛的,旁邊空白還會補充老師上課時教的東西)。


通常以前查過的字,我會打勾,如果下次再查(就表示還不會),我會再打勾,以後翻到那一頁時,會順便複習一下打勾的字。所以每次有人問我,去荒島要帶什麼書,當然是字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