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繁簡爭議(續)

寫了上一篇文章後,與一位編輯在網路上聊了一下,得知那套書是總編輯和另一位編輯親自改那六本「簡轉繁」的書。基本上就是出於愛,才會決定做那麼辛苦的事。

那套書要不是因為有電影即將上映,大概不太可能有繁體中文版吧。

其實台灣做這種「簡轉繁」的出版社不少,為什麼這次突然大家討論那麼熱烈?還不是因為是奇幻科幻類的小說嗎!這類市場小,書特別厚,但讀者又要求特別多,基本上不管是翻譯或編輯,除非真的有愛,不然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但我覺得有討論都是好事,台灣就是那麼自由的地方。繁體的式微其實是一個無可避免的過程。雖然很悲傷,但現實就是這樣,就好像唱片行的消失或實體書店的減少,現在大家都只是在抓住最後一點尾巴。

記得很久以前翻譯《下一座世界工廠》裡提到飛雁理論,它說產業會因為價格而轉移,有些產業(例如成衣業)先是從日本轉移到台灣,然後轉移到中國,最後轉移到越南或非洲。

我覺得我很難像實體書店呼籲大家支持那樣,也呼籲大家支持繁體,趨勢是一種不可逆的東西。從事著遲早會被淘汰的職業,我只想把現在經手的東西做好,然後想想怎麼開創第三人生。

我沒有追蹤劉仲敬的「姨學」,不過看他的粉絲「沙丁魚」經常提到他,甚至最近開始學日文,就覺得現在煩惱什麼繁簡之爭都太短視了,趕快學好第二外語可能還比較有用。


後記:

引文:「為什麼不找台灣譯者翻?首先,要找的話,是要找同一個人翻嗎?那要找到真的對《沙丘》很有愛的譯者喔,因為這六本接下去可能一下子就要占掉兩年的檔期,你知道,推掉別的案子兩年,等翻完《沙丘》,你的案源可能都跑光了耶,要重新開始累積,編輯是不等人的!」

=======

我自己譯過兩本奇幻小說共一百二十萬字左右,可以理解那種推掉案子那麼久的恐懼。編輯不止不等人,可能他自己也沒辦法在那個崗位上待那麼久。我常遇到的情況是,預約時間到了或還沒到,但編輯已經離職了。

其實台灣簡轉繁的書不少,但很少書引起那麼多的討論,我覺得有討論是好事,但也看到一些討論變得特別火爆,實在看了很難過。

今天跟一位編輯小聊了一下,我說,我們都是先是讀者,之後才是譯者或編輯。讀者其實沒有義務了解翻譯或出版的辛苦,但如果我們願意好好說,讀者又願意了解,那是最好。如果不願了解,我也可以理解。

這就像我弟的老婆自己做了一陣子麵包後,終於了解為什麼外面某些麵包那麼貴。我某個下午把十斤洛神花做成蜜餞後,徹底自暴自棄,以後全部買現成的蜜餞。

顧客沒有親身經歷過生產過程,其實很難理解生產者的辛苦或成本結構,但他們也沒必要了解,不是嗎?有些討論看到出版業的啦啦隊對讀者很兇,我覺得彷彿看到我之前說那家東部會兇人的肉桂卷專賣店,感覺很糟。到底這樣對出版有什麼幫助嗎?我很懷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