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給予



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訊業,那時我的名片職稱是「工程師」,歸在IT部門裡,我自己都覺得很好笑。但總之,那是一個放牛吃草的工作,老闆是德國人,全部都靠自學,完全沒有人帶我。現在回想起來,第一份工作遭遇到很多挫折是好事。


後來第二份工作到電腦公司行銷部,接的那個位子已經空了三個月以上,完全沒有人交接。但非常神奇的是,前手留下非常詳細的工作指南,我就自己看指南承接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一直以為職場上自立自強是理所當然的(這也是我很討厭「伸手牌」和狗腿的原因)。


到了第三個工作,我進了金融業。我非常幸運,遇到一個很有耐心的師父,把他所學全部傳授給我,所以後來我開始帶徒弟或交接工作時,也學我師父那樣,盡量把知道的一切告訴下一個人,我也很習慣寫工作指南(因為我的第二份工作裡有部分就是Technical Writer,專門寫公司內所有產品的多語言使用手冊)。寫工作指南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別人經常問同樣的問題,因為指南裡都寫得很清楚。其實交接詳細並把後手教好對你自己也有好處,至少他不會再拿你的老工作來煩你。


後來我當譯者後,完全是一個單打獨鬥的狀態,中間偶爾受到幾位前輩的照顧,對於前輩的無私分享,感到相當窩心。我常介紹工作給其他的人,去年一位(可能因為被我拖稿太久而)多年沒合作的編輯突然寫來離職信(那應該是離職前發給很多人的通知),說他要離職當譯者,我只記得以前合作時他的工作態度非常嚴謹認真,所以馬上在FB上貼出他開始當SOHO接案的消息,然後就忘了這回事。


不久,我收到他來信謝我(如圖),其實那些都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就像你捐血,你根本不會期望你哪天會用到別人捐給你的血。我自己一路走來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所以我也覺得行有餘力時可以多幫幫別人。至於這一路走來遭到背後捅刀的部分,我就不說了,我總覺得「賤人自有天收」




最近看了很久以前的暢銷書《給予》,又看到一篇文章,我覺得兩相對比有點好笑。付出本來就不求回報,我覺得何社那篇文章有點好笑。不久前我看到另一篇文章,主要是編輯抱怨某譯者拖稿,那個編輯說:「你拖我稿子兩個月,我延遲兩個月請款很公平。」我覺得這種報復心態有點可怕,拖稿確實是不可取,但這樣待人對你有什麼好處嗎?況且,請款以後也不是馬上入帳(通常是一兩個月後),我都不知道那個譯者萬一缺錢,要等多久才能收到及時雨。


我覺得我是當SOHO以後才更懂得SOHO的痛苦,我總覺得沒有人會故意放著收錢的機會不拿,故意拖延交付,只為了晚收到錢。所以每次我跟小農或手作商家買東西時,總是提早付款,有時他們來不及出貨,我也說:「你慢慢來就好,我不急。」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別人背後到底背負著什麼包袱或痛苦,有些事情對你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可能讓別人多一點喘息的空間,何樂而不為?


前陣子在工作上遇到一件非常生氣的事,我忍了一個多月後終於爆發,甚至覺得「媽的,老娘是缺你那筆稿費嗎?需要接受你那樣連番的污辱嗎?」基本上我已經把那筆稿費放水流了,不缺錢就是可以比較任性。我覺得我可以忍受長達一個月的精神虐待,到底是有什麼毛病?


事隔兩三個月,前幾天一位同行寫信來關切那件事後來處理得怎樣,我說:「我已經不在乎那本書是否出版,也不在乎是否拿得到稿費,我只想趕快擺脫那件事,也不想再跟那家公司有任何牽扯。」


他可能覺得我遇到那件事情很衰,所以主動寫信來跟我分享幾家不錯的業者資料。後來我們聊了一些業界狀況,他不禁感嘆:「感覺從事這類型工作的不少人有弱弱相殘的傾向。」我覺得可能是因為競爭激烈吧,之前常聽到一些八卦時,總會聽到一些非常難聽的評論和內幕,但說實在,你要搶大案子或有名的案子,確實機會很少,也可遇不可求。但如果你不是那麼在乎名或利,其實真的有很多機會。而且我也不覺得跟大公司合作就比較好,以合作條件($$$)及編輯素質來說,很多中小型出版社其實更優。


延伸閱讀:不想見,卻再見到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